大秦從挖地道開始 作品

第四十六章發放國債,樹立君王信譽


                 秦的軍功爵制主要包括兩項內容:

  其一,“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這就是說,凡立有軍功者,不問出身門第,階級和階層,都可以享受爵祿。

  軍功是接受爵祿賞賜的最必要條件。

  其二,“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

  這是取消宗室貴族所享有的世襲特權。

  他們不再像過去那樣僅憑血緣關係,即“屬籍”,就可以獲得高官厚祿和爵位封邑。

  商鞅設置軍功爵制的目的,是為了以獎勵軍功的方式激勵士兵,從而提升軍隊的戰鬥力。

  張儀曾描述過秦軍作戰時的情景,“左擎人頭,右挾生虜”,十分誇張。

  除了秦人自古好戰的本性外,軍功爵制在覆滅六國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雖然軍功爵制使秦國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最終覆滅六國,但其“軍功取仕”、“計首授爵”的制度也深為後人詬病。

  關於軍功取仕。

  韓非曾提出,由軍功升任之人,只有勇力,缺乏智慧,不能擔任行政官。

  儘管軍功爵制能激發秦國士兵的戰鬥力,但也能激發敵對國家的強烈反抗心,造成不必要的殺戮。

  也正是這個原因,秦國覆滅六國殺掉的人,高達一百八十六萬人之多。

  這還只是不完全統計。

  那麼,為什麼這套軍功獎勵機制能極大刺激秦人打仗建功的積極性呢?

  主要有兩點。

  其一,爵位關鍵時候能保命。

  秦國自商鞅變法後,就實行嚴刑峻法,注重輕判重罰,還搞連坐。

  所以不定什麼時候就會獲罪。

  如果這時候你恰好有爵位在身的話,那或許可以逃過一劫,代價就是爵位被免掉。

  簡單點來說,這就是一個功過相抵的買賣。

  其二,軍功可以繼承。

  意思就是,即使你戰死沙場,軍功也可以記在家人的身上。

  而且,三級以上的爵位,後代是可以繼承的,只不過會被降級。

  但軍功同時也可以被免掉,如果在戰爭中出現避戰,怯戰等行為,就要受到處罰,還要連坐同隊伍的人。

  由此能看出,軍功爵制對秦人的影響,不可謂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