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逆子還不趕緊登基 作品

第275章 工業的萌芽

  朱標有些感嘆的看了看朱棡,似乎在讚揚朱棡慧眼識珠,如此名匠收入麾下!

  “張工覺得這新式的鍊鋼法如何?”朱棡笑問道。

  說到這個,張鶴打開了話匣子。

  指著後面還在建造的那些高爐跟水利轉爐,興致勃勃的道:“妙,這新式鍊鋼法實在是妙!”

  “尤其是這焦炭,有了焦炭,鐵水從高爐底部的出料口之中流出來是流動的,可以通過加熱攪動來減少碳……。”

  張鶴是老鐵匠,擁有豐富的經驗和老練的技術,在打鐵這件事上是有著很高的話語權,對於高爐鍊鋼理解的很快。

  他原本是不懂這其中理論知識的,不過有朱棡這個老師在,加上他自己的技術,不到三天時間張鶴就明白了個大概。

  “其次是咱們這個鋼廠建在河邊。”

  張鶴帶著一行人走出了後門,走到後面的河邊。

  站在河邊看過去,可以看到一個有將近兩丈落差的瀑布,而在瀑布下方,已經搭好了柱子準備放上製作好的水車。

  朱棣問道:“建在河邊幹啥?打鐵又不需要多少水。”

  張鶴見到是燕王搭話,露出一些訕笑之色。

  朱標輕笑,向張鶴擺手道:“你且解釋就好。”

  “回太子殿下,燕王殿下,這其實是要架設水車,通過水車傳動裡面的鼓風機和轉爐……。”

  這話一說,朱標也忍不住讚歎道:“此來確實省了人力。”

  “本宮也曾看過京城之中軍械監打造軍械的場面,上百匠工共同開爐為前線將士打造器械,那場面可謂壯觀!”

  “老三!”

  “臣弟在。”朱棡上前拜道。

  朱標鄭重道:“能夠擴大鋼鐵的產量,你居功至偉。有了鐵,將士們有兵器,百姓們有農具!大明又能再添幾分新氣象。”

  “想要什麼賞賜?”

  朱棡想了想,似乎也沒什麼想要的。

  “回殿下,臣弟確實有一件事需要您點頭。”

  朱標微眯眸子,知道老三不會輕易開口,也鄭重道:“回去之後細說。”

  朱棡規劃的廠房除了鋼廠,就只有一個水泥廠已經投入使用,渾源州的水泥廠在有條不紊的開工,使用的人都是那些世侯家族的犯人,不用白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