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秋收大典,黎民百姓

  這位皇帝爺,哪裡是肯遵循禮制的人?

  不過這時候,站在太子朱標身邊的朱棡笑道:“陶尚書,禮制雖好,卻也有不合時宜之處,這秋收大典本就是農事。”

  “舉辦的目的也是為了祭祀神農,親和百姓。讓大明億兆百姓知道,皇帝也在關心農事,在乎百姓吃飽穿暖。”

  “若是著禮服,那未免過於高高在上!這和我大明天子親民善政的理念不符合。”

  “況且,若是開創了禮制先河,為萬民敬仰,那陶尚書豈不是也可在史書留名?後世人之人身著素衣,勞作于田間地頭的時候,是不是也會想到洪武年有您這一位開明善解,為國為民的禮部尚書?”

  一番話說完,陶凱臉色有些驚詫的同時,掛滿了驚喜之色。

  史書留名,乃是文臣畢生所追求。

  站在上面的朱元璋插著腰,看了一眼馬皇后,不解道:“這小子現在怎麼油嘴滑舌的?說話一套套的,一股子酸儒氣。”

  馬皇后嗔怪一聲:“說什麼呢。”

  陶凱回過神來,剛想說話,卻不料晉王殿下緊接著又出列躬身道:“兒臣為大明賀,為天下賀!大明有父皇如此明君,以身作則,百姓必將感召聖恩。”

  “古來君王,越是賢者,越要重視春秋之典。”

  “而父皇登基以來,年年秋收親力親為,如此之舉,實乃百姓之福,大明之福!”

  這話把老朱都誇得有點臉熱了。

  老朱有些不自然的摸了摸臉,不免產生了一點懷疑之色。

  自己,真的有這麼好?

  不過一想,自己兒子肯定不會撒謊,看來自己確實是一代明君!遠超唐宗漢祖。

  在自我麻痺上面,老朱日漸精進。

  “行了,別扯犢子了,都這個點兒了,趕緊去地裡幹活。”

  “在尋常百姓家,這個點還沒去地裡幹活的,那都是懶漢。”朱元璋哈哈大笑著,牽著馬皇后的手帶著百官走出了奉天殿。

  御輦很是豪華,朱元璋和馬皇后坐在御輦上,朱棡和一眾皇子則是跟在後面騎馬。

  “老三,你錦衣衛近來名聲不小啊。”

  這時候朱樉笑意盈盈的道。

  朱棡笑了笑:“怎麼,二哥也要來錦衣衛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