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逸趙緒 作品

第613章 三國防禦性同盟

  阿道夫知道魯登道夫說的是事實,可是他又覺得,如果就這樣被萊茵蘭欺辱,有傷漢斯帝國的威嚴。

  於是,在阿道夫的默許之下,漢斯帝國發生了大規模的遊行抗議活動。

  一些魯莽的漢斯帝國青年,則直接打砸了yt人的商店和工廠。

  那些居住在漢斯帝國的yt人向地方巡警彙報,而得到的卻是對方冷漠的眼神。

  很明顯,這些巡警不想管這件事,甚至他們還支持那些青年。

  與此同時,漢斯帝國則藉此通過了yt人高額的稅收條款。

  這條條款非常的霸道,你要麼繳納一半營業額的稅,要麼就離開漢斯帝國。

  這裡說的是流水,而不是利潤。

  這就很多有可能導致,那些成本比較高,利潤薄的工廠,商店,變成只要營業就是在虧本的境地。

  而這,就是阿道夫想要的結果。

  他就是想要利用這一次的遊行抗議,把yt人清理出去。

  同時,萊茵蘭共和國的做法,也讓高盧帝國看到了危機。

  畢竟,對於經濟制裁這種手段,高盧人的血淚那是一點都不比漢斯人少多少。

  要知道上一次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機,就是萊茵蘭共和國挑起來的,同時也差一點把漢斯帝國給弄崩潰了。

  所以,現在看到萊茵蘭又一次針對漢斯帝國這麼做,他們也擔心萊茵蘭下一次也對他們如此。

  於是,高盧人這一次主動找上阿道夫,想要跟阿道夫進一步的合作。

  而這也是阿道夫想要的。

  於是,在1925年7月,在意大利王國首都羅馬,三國簽訂了一份防禦性同盟的條約。

  而條約規定,三國之中,只要任何一國受到第三國的攻擊,另外兩國必須出兵幫助。

  如果說,三國之間的貿易條約之中,保證三國之間貿易線的穩定和自由是一份準軍事條約的話。

  那麼現在這份三國防禦性同盟就是一份實打實的軍事條約了。

  隨著條約簽訂,三國領袖又去了梵蒂岡,祈求教皇的賜福。

  教皇庇護十一世也是欣然應允。

  這裡多說一句,關於庇護十一世的事情。

  其實在意大利王國沒有統一之前,羅馬城是教皇國的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