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羊奶 作品

第五百三十五章:朱棣抵達大明!

其實,他此番帶著全家離開燕京,回中原,有三個目的。

首先,就是去見父皇、母后最後一面。

其次,就是要給眼前,這些跟隨他二十多年的老臣,老兄弟們一個機會,給燕華的官場生態,進行最後的淬火。

這些年,燕華的發展很好,大家都功成名就了。

可隨之而來,為將來身前身後名,在史書中的地位問題,爭鬥也頗多。

他們爭的,不是類似大明那種權力財富。

而是歷史地位!

誰都知道,燕華開創了一個劃時代的未來。

而他們,作為參與者,建設者,在史書上,被濃墨重彩的記錄一筆是必然的。

可問題來了。

除了他這個燕華之主,誰能成為,第二被濃墨重彩描述,第二功臣呢?

蔣胖子認為其最早跟隨在他身邊,應該是第二功臣。

葉茂認為,其是內閣首輔,應該是第二功臣。

……

陸軍認為,在燕華開疆拓土中,陸軍的功績最大,陸軍當為第二。

海軍認為……

總之,大家為了爭第二、第三……

這些身後虛榮,這些年,明裡暗裡,沒少較勁兒。

對此,他到並不反感。

世間,又有幾個人,真正能做到無慾無求?

他們沒有為撈錢撈權,勾心鬥角,已經很難得了。

他雖然不反感。

但也要讓他們明白,爭可以,在大局上,大事上,必須要做到沒有私心!

他們這些第一代,要為後來者做一個榜樣。

當官員,通過層層選拔淘汰、考核,進入內閣以及軍事五部,這個站在燕華金字塔頂尖的一小撮後。

可以爭,哪怕是為了生前的名利爭也無妨。

甚至,他們在地方行省、郡縣佈局都沒問題,只要保持平衡即可。

但當涉及大局、大事時,他們必須學會妥協團結。

此番,他以身入局,就是要為燕華核心頂層的官場生態,進行最後的淬火。

若是此番,在座的老臣,老兄弟們,有人做不到這一點,等他回來,只能忍痛,將其驅趕出權力的核心層,命其退休了。

他要通過此事,為燕華的內閣、軍事五部組成的核心層,定下一條不成文的規定:涉及大局、大事時,必須要放下私心,以大局為重!

任何一個群體。

只要是人形成的群體,鬥爭是必不可少的。

鬥爭可以有。

但必須有底線。

其次,就是以身入局,看看大哥的反應。

……

朱棣在燕華,無疑於朱元璋在大明。

擁有絕對的權威。

一旦朱棣做出決定。

別人很難反對。

很快,一應事情就議定。

眾人領命後,紛紛去安排。

朱棣折返書房不久。

毛驤帶著兩個年輕人趕來。

兩年輕人見了朱棣時,眼中頓時露出狂熱崇拜,行禮:“阮大友!吳廷軍!拜見王爺!”

朱棣含笑指了指旁側的椅子。

打量著兩個從占城偷渡來的寒門讀書人。

阮大友、吳廷軍是洪武三十二年,從占城偷渡而來。

在占城時。

這兩個出身寒門的讀書人,曾領導了占城‘士林上書’事件。

帶領一群寒門讀書人,請求占城王朝全面效仿燕華。

被占城王朝血腥殘酷對待。

這二人僥倖逃脫。

說是僥倖,其實是軍情司暗中協助罷了。

抵達燕京後,請求他出兵占城,解救占城百姓於水火,並且提出,願意效仿王仲業(小早川仲業)獻土獻民。

他當然不可能答應了。

畢竟,占城是朝廷的藩屬。

於是,就安排二人,進入國子監外邦學院學習。

如今,已經是第三年了。

此番回朝,肯定會有些風險。

所以,這二人應該放回占城了。

他不希望大哥做出有損兄弟情誼的事情。

占城發生騷亂,就當是,他提醒大哥吧。

朱棣簡短詢問了幾句,二人在燕華學習、生活情況後,就話鋒一轉,說道:“你們想要向燕華獻土獻民,說實話,這是我們燕華的榮耀,可占城與昔日的倭國不同,占城現在還是大明朝的藩屬,我與大明朝的關係,就不用多說了,所以,只要我朝和大明的關係不破裂,無論如何,燕華都無法直接插手占城之事。”

阮大友二人臉上頓時露出失落絕望之色。

朱棣注意到後,安慰道:“當然,占城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中,我們也知道,也十分同情,所以,這些年,對占城偷渡來的百姓,我們竭盡全力安置,對類似你們這些偷渡來的讀書人,我們也把你們安排在國子監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