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羊奶 作品

第四百九十四章:龍吟!鳳鳴!

可這些番邦的精英層,也賊精的很!

他們派來,讓中原王朝委培培養的‘遣唐使’。

都是他們的貴族,至少也是精英層。

而且,把文化、技術學回去後。

還會做出諸多限制,改良。

首先,中原的文化知識,他們只准許在精英階層傳播使用,絕不容許其統治下的平民,有接觸的機會。

比如漢字、漢話。

其次,所有的文化習俗被帶回去,都要被改良。

最典型就是高麗。

據出使高麗的使節介紹。

高麗也有貼對聯、舞獅這些習俗。

但高麗把對聯文化帶回去後,不會照搬大明紅對聯的傳統。

美名其曰,白色是高麗人,所喜歡的國色。

什麼國色!

所謂的國色,就是高麗統治集團,為了樹立和中原的區別,形成自己獨有民族特徵的政治手段罷了。

番邦學習中原文化。

卻又對使用範圍進行限制。

對使用形勢進行改良。

無論有多少藉口,本質上,都是為了與中原形成差異化,以此,保證其族群獨有特徵。

因習俗的差異化。

必然會對中原產生一定排斥。

抵制,中原華夏文化的全面同化。

可如果,這些番邦對老四提出的兄弟長幼,更為平等的新宗藩關係動心。

那麼,就可以要求這些番邦,准許大明統治下的華夏文化,全面,不做限制,不做改良進入各個番邦。

當這些番邦之民,被中原文化徹底同化。

對中原文化產生強烈嚮往和認同時。

大明對這些番邦,便可予取予求了。

吞併也可。

即便保留藩屬地位,這些番邦也無法動員其百姓,損害大明邊疆利益。

大明周邊番邦,就會成為大明王朝,最為穩固的後花園!

大明是一個疆域遼闊的大國。

老四未離開前,奠定了整個遼東之土迴歸,後來,整個遼東,以鴨綠江為界,已經全都為大明所控制。

就連女真人,不願歸順的,都往更北邊,深山老林,凍土地區龜縮。

北征滅元后。

北元王庭煙消雲散不說。

老四臨走時,又為朝廷建立了蒙漢示範區。

一舉拓土百萬平方公里!

這幾年,藍玉、張玉很好的執行了老四臨走前,給他們留下的方略。

蒙漢示範區模式,已經越過陰山,向草原深處蔓延。

展現了強大的吸引力。

無疑,此刻的大明,已經絕非傳統意義的漢家十八省。

而是一個,真正幅員遼闊的政權。

幅員遼闊只是具備了成為大國的國土資源。

而想真正成為一個,存續時間久,且影響力巨大的大國。

他認為,單單疆域面積還不夠。

君不見,漢唐疆域夠幅員遼闊了吧?

可漢唐成為主導天下,最具影響力大國的鼎盛時代,僅僅只是曇花一現。

為何如此?

就是沒有處理好邊界問題,以及和周邊番邦問題。

邊患,讓漢唐不斷流血,最終引發內部矛盾。

漢武帝為了滅匈奴,國弊民疲。

唐朝為了安邊,設立外重內輕的節度使制度。

從南到北邊境上,從高祖李淵到李隆基,大唐徹底走向衰敗,李唐的軍隊,一直在邊境上不停戰鬥。

耗空國庫的同時。

也培養出,一群桀驁不遜,並且利益一致的軍閥集團。

所以,他認為,要想成為大國,還得處理好宗藩關係,以及和番邦的關係。

可以利用老四提出的新興藩屬關係,用中原文化,將番邦徹底同化,使番邦之民,完全認同自己也是炎黃子孫。

使番邦變成大明的後花園。

如此,大明東西南三個方向就不會消耗朝廷國力。

對待北方草原。

大明可集中力量,武力打擊的同時,持之以恆,推行老四蒙漢示範區模式。

最終,將整個北方草原,徹底同化,納入大明的有效統治。

一直延伸到漠北,凍土地帶!

徹底奠定,大明至少三百年大國根基!

……

朱棣並不知,朱元璋受他啟發,結合讀史對照,短暫瞬間,竟然想了這麼多。

並且,還形成了,大國根基論!

他目光依舊平靜看著,額頭冒汗的陳壽:“陳朝太子,你同意本王所說嗎?”

‘老子怎麼同意!’

陳壽眼底閃過一抹煩躁厲色。

朱四郎口口聲聲稱呼他陳朝太子。

還問他,同不同意其提出的中原為主幹,四海炎黃子孫為枝葉的兄弟論。

若是同意,不就變相承認,他們陳朝當初,妄圖以枝葉,取代主幹的野心?

這不但被打臉!

更會為陳朝招來殺身之禍!

陳壽艱難低下頭,倍感屈辱,道歉道:“國主,剛才我口誤了,還把國主當成,昔日讓我狼狽不堪的燕王!”

胡惟庸、呂本等人,氣的咬牙,失望低頭。

廢物!

心中咆哮大罵。

葉茂、朱樉等人,卻全都笑了。

陳壽不但道歉,承認自己口誤,擔心朱棣緊抓不放,還主動提及,當初被朱棣打的狼奔豬突的屈辱事情。

不光自己丟臉。

還把陳朝的國格也全都扔在地上。

只求,能求得朱棣,不要緊抓此事不放。

朱棣笑笑,“無妨,畢竟,我昔日的確是燕王,你叫習慣也屬正常。”

這個日子,朱棣肯定不會緊抓不放。

尤其,對方還是代表一個政權前來祝賀。

太咄咄逼人,對於燕華的對外形象,沒什麼好處。

這便是,國與國之爭。

小懲大誡即可。

呼!

陳壽暗暗長出一口氣,忙把陳朝的賀禮報送後,迅速來到使節團的位置,老老實實,站在後面。

“倭國,幕府大婦,攜幕府少將軍,及諸侯大名……”

蔣進忠唱喝中。

日野業子及其兄長,帶著其長子,率領一群倭國諸侯走出來。

行禮後。

日野業子拿出一份國書,雙手高捧,“罪婦代表北方倭國諸侯聯盟,向國主敬獻獻土獻民書,祝王爺開國,始創燕華,望王爺接納倭國國土、子民……”

日野業子還好些。

她一個女人,對倭國,不似那些野心勃勃,雄心壯志的男人們。

作為一個倭國女人,她更加懂得,如何生存。

何況,她已經和燕王談好了租借法案。

第一批派往倭國,轉運幕府忠勇兵馬的船隻,已經在半月前,從燕京啟程了。

所以,她對失去倭國,並沒太多難受。

相反,她已經開始琢磨,如何依靠燕藩,儘快在次大陸站穩腳跟。

如何,給自己兒子,娶一個漢女。

王爺之女,她想都不敢想。

明朝皇室之女……

朱皇帝做大明皇帝時,恐怕也不會准許,大明插手王爺和他們的關係。

可平民之女,無論對中原,還是對燕華,影響太小。

她想為長子,娶一個,燕華精英之女,至少是個政治家族之女。

……

此刻,站在日野業子身後的諸侯大名,即便是支持日野業子的日野梓康,眼神都瞬間黯然。

叛亂集團獻土獻民。

再加上,他們北方諸侯聯盟獻土獻民。

朱棣已經從法理上,徹底取得了對倭國的合法統治權。

即便是將來,他們強大了。

從法統法理上,也沒有收回倭國國土的權力了。

何況,他們還能強大嗎?

強大到,可以匹敵燕華?

無聲的嘆息,在每一個倭國上層諸侯大名心中響起。

……

在使節團、大明君臣注視下。

葉茂接過日野業子雙手高捧的獻土獻民書,眼睛看著手中國書,雙手不由自主顫抖。

激動轉身,轉交給朱棣。

朱棣展開細細查看閱讀。

最後,接過蔣進忠捧來的國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