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羊奶 作品

第四百八十二章:向燕京出發!獻禮!

朱標到底是大明儲君,協助朱元璋理政將近二十年。

僅僅片刻。

就把燕藩軍隊建設,和燕藩主體思想的因果關係,制約關係搞清楚了。

手指再次輕輕敲擊桌案,抬頭,笑著溫言安撫道:“孤知道了,伱們這一路辛苦了,都早點回去休息吧,技術方面,孤會和輝祖商量,儘快,迎頭趕上,把這種護甲拿出來。”

藍玉眼底閃過一抹落寞、失望之色,抱拳道:“臣遵旨!”

朱標望著藍玉等人離開的背影,苦笑搖頭。

藍玉只想著軍隊。

卻沒想過,貿貿然,在軍中效仿燕藩軍的建軍理念。

將來一定會使,軍隊把槍口對準朝廷的。

……

太孫朱雄英宮院中。

掛著的燈籠,朦朧照亮宮院。

伺候的宮女太監都被雄英打發走了。

雄英換上了一套大明分體式新式軍服,騎著自行車,采綠坐在後面,雙手環著雄英。

雄英就這麼,在自己宮院中,玩著自行車。

“師姐。”

“嗯?”

采綠抬頭。

雄英扭頭笑道:“聽說四叔燕京,安裝了一種沼氣燈,晚上都十分熱鬧,等這次咱們去燕京後,沒人嘮嘮叨叨,不準做這,不準做那,到了晚上,咱們叫上祈嫿、東旭師兄他們,騎車去逛夜市如何?祈嫿這小丫頭,回來後,就可著勁兒講這些讓我羨慕,這次去了燕京,她要是不帶咱們玩個遍,非教訓她不可。”

采綠頓時笑了。

略微猶豫,輕聲問:“父親不去嗎?其實,父親更應該去師傅燕京看看,要不然,咱們以後再去。”

雄英臉上笑容凝滯。

沉默許久後,無奈笑笑,搖頭道:“我知道師姐是好意,咱們什麼時候都能去,可大明的革新,應該儘快,可這回,父親恐怕不會去。”

“沒事,父親沒時間去看,咱們可以把師傅燕京的沼氣照明系統搬回金陵城啊。”

沉默中,采綠突然笑著安慰。

嗞!

雄英猛地停車,扭頭,詫異看著采綠,“怎麼搬回來,這可是個大工程!”

“八叔帶著一批工程師,回朝援建咱們那個自行車廠你知道吧?”

雄英點點頭,“知道,今天在碼頭,就見到八叔了,我還準備,明天咱們請八叔他們吃飯呢。”

采綠笑著大眼睛都眯起來了,“皇祖父、皇祖母請八叔吃御膳時,八叔提及師傅燕京的沼氣照明,我當時,就想點亮咱們金陵城,反正這些年,依靠遍佈金陵的綜合店鋪,我也沒少賺錢,你現在那個千人營也不怎麼費錢了,我手裡有一大筆錢,我要錢也沒用,還不如,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朱雄英琢磨著,提醒道:“四叔燕京那種建設汙水管道,直通沼氣池的工程,你這點錢恐怕不夠吧?”

“嗯。”采綠點點頭,“的確不夠,不過咱們可以變通,錢不足,咱們就不搞這麼大的工程,整個金陵城,每天的生活垃圾、夜香,都是靠窮苦百姓一點點收集,然後運出成轉賣給農村百姓。”

“我是這樣想的,這筆錢,不搞師傅燕京那種生活垃圾自動收集,只建沼氣池、鋪設通氣管道,安裝沼氣燈,把百姓收集生活垃圾的這套營運體系保留下來,把這些窮苦百姓,招入未來這個照明工廠中,享有身股。”

“師傅的照明工廠,通過售賣漚制肥,就能保證盈利,咱們這個照明工廠,肯定也能盈利,城中幹這種髒活累活的百姓,收入增加,而照明工廠盈利後,咱們再一點點,增加公廁,以及下水道,慢慢改造金陵城。”

雄英看著采綠,笑了,“我原則上是支持的,不過,據我所知,金陵城這些收集夜香的生意,都被城中,那些三教九流的幫派控制著……”

大明境內。

每個城池都是如此。

那些三教九流的幫派,就為了搶奪收集夜香的地盤,私下裡,賄賂胥吏衙役,甚至彼此間,相互打鬥。

收集夜香,不光彩,沒面子。

可這個行業是賺錢的。

當然,那些從事這個行業的窮苦百姓賺不到錢。

只能混個補貼家用。

真正賺錢的,都是那些三教九流的幫派。

可這些青皮混子,雖然上不了檯面,但正所謂鼠有鼠道。

這群人生活在這座城池中,關係也是盤根錯節。

很多權貴,雖然瞧不上收集夜香這種錢,但卻暗中扶持這些三教九流青皮混子,以此掌握一座城池內的風吹草動。

師姐做這件事。

看似只損害了一些青皮混子的利益。

可觸及的利益面其實很大。

他不想讓師姐被人風言風語。

采綠自然看懂雄英的心思了,眯眼笑著,“皇祖父也支持我,皇祖父說了,要是我決定做,他會派錦衣衛,清理掉金陵城的三教九流幫派。”

“不用錦衣衛了,到時候,把我的千人營拉入金陵城做這件事,兄弟們一直在訓練,還沒執行過任務,就當時歷練吧,我親自指揮!”他決定,自己把這件事攬過來。

師姐只要提供資金就行了。

有人恨,就恨他朱雄英吧!

……

朱棣凱旋,在金陵休整了十幾天。

期間,去看了土橋村援建雄英和采綠的自行車廠。

於此同時。

大明這邊,也派人,帶著王禑、日野業子等人,參觀了大明的金陵工業區。

十五日後。

朱元璋安排好一切事情,任命太子朱標監國後。

動身啟程。

秦淮河碼頭。

人山人海。

一群群百姓,攜老扶幼,拖兒帶女,登上回程空著的海船。

百姓在等待朱元璋抵達同時,看著要遷徙離開的百姓,議論紛紛。

“這回要遷徙離開的人數好多啊!”

“你不知道嗎,這回,光咱們直隸地區就一萬三千多人決定遷徙,這都是從直隸各地匯聚而來的!”

“聽說,五萬名額,今年已經用完了!”

“不是吧,俺還猶豫要不要遷徙燕藩,怎麼五萬名額就沒了,這才過去八個月,就沒名額了!?”

“對嘍,就是沒名額了!俺昨天去遷民辦事處打聽了,燕王一方的辦事人員,很熱情的和俺說,今年沒名額了,讓俺口述,人家幫俺寫了一份申請表,如果決定遷民,只能排隊等明年了,人家辦事人員,都迫不及待收拾東西。”

“收拾東西幹啥?”

“俺問了,聽說要回燕京,參加王爺的開國儀式,還要接受啥政務培訓,俺也不懂,反正就是,今年,遷民辦事處接下來要關門了!”

“嗨!俺就猶豫了一下,就沒名額了?!”

……

有意遷民的百姓,聽聞今年名額已滿,頓時懊悔。

相較於遷徙的百姓。

碼頭上,還有一群等待登船的人,十分特殊。

是一群,身穿儒衫的青年讀書人。

“王兄,這次去燕王燕藩,你是走什麼關係?”

“哈哈,我這裡有方孝孺方大人寫的親筆信,劉兄,你呢?”

“我先去找了黃子澄黃大人,可黃大人聽聞我要一份推薦信,竟然直接把我拒之門外,我這封推薦信,是司徒兄,幫忙引薦練子寧練大人寫的。”

“哼,之前外面就有人議論,咱們這位黃大人,根本就是一個假革新派,我看吶,這流言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