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中生友 作品

第三百一十六章信陵君、呂不韋與嫪毐



            親自駐守漢中的昌平君終於等到了王翦送來的好消息。

他長舒了一口氣,又給王翦補充了五萬精銳和五萬專門運送糧草物資的輔兵,讓王翦安心攻略巴西,他則率領剩餘的兩萬秦銳士和十三萬精銳入蜀。

昌平君的這番佈置,絕對是極為看中王翦的表現,要不然以王翦的官職,肯定沒有資格統帥這麼多的軍隊。

當然了,昌平君究竟只是單純的看中王翦還是他也想要藉此機會示好沒有實權的君王,那就要兩說了。

總之,政治人物都是很複雜的。

昌平君主力入蜀,意味著秦虞巴蜀之戰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秦軍在巴蜀之地集結了二十多萬精銳部隊,呈鉗形對巴城等虞國佔領地展開包圍。

現在暴風雨前的寧靜,只是因為雙方的糧草還沒有完全到位。

巴中大捷的喜訊也很快傳到了咸陽,咸陽城一片歡慶。

王翦這個名字,第一次被整個咸陽的人所熟知,不僅極大的振奮了軍心士氣,慧眼識珠親自挖掘出王翦的少年君王嬴政,嘴角的笑都快要忍不住了。

一聲聲的大王聖明,讓嬴政第一次感受到了真正意義上眾星捧月的滋味。

他喜歡這種感覺。

好事成雙,蒙驁平定晉陽之亂,不日即將回師的消息也差不多在同一時間傳來。

經歷了喪子之痛的蒙驁發了狠,這次直接拿出了殺神白起的風範,把晉陽等地反叛的趙人直接殺怕了,更是殺斷了脊樑。

趙地既小吃白起肉之後,又新增了一個小吃蒙驁湯,以示趙人恨不得把白起、蒙驁吃肉熬湯!

不過,作為一代名將,蒙驁可不是隻會殺人那麼簡單,為了以竟全功,他還以追殺叛亂賊軍為名出上黨威脅趙國,並擊敗趙國大將樂乘,挺近邯鄲,逼迫趙國不得不撤回廉頗。

蒙驁這才從容而退。

此戰之後,晉陽之地徹底為秦所有,而趙國也因為剛剛吞併了燕國大片領土,無力主動招惹秦國,秦國東北境得以安寧。

晉陽之戰的結束,讓秦國有了更多可以調動的精銳,雖然這些精銳需要修整,且秦國也在等夏收,但可想而知,不久之後,近年來沒有吃過這麼大的虧的秦國,將會發動更猛烈的攻擊。

而就在蒙驁消息傳來的那一刻,董璜正在華陽太后的寢宮,對著華陽太后和趙姬這對婆媳發動猛烈的進攻。

之前十二天的挑逗,華陽太后終於自己把自己給馴服了。

董璜的不主動,險些把華陽太后逼瘋。

為了索取,她比趙姬竟然更加猛烈。

只是,作為一個意志堅定的扶弟魔,在最開始的時候,她還是能夠保持清醒的,比趙姬堅持的時間也更加持久。而董璜也很想要看一個尊貴的太后,一步一步主動走向惡墮的樣子,所以華陽太后這才堅持了十二天。

但這已經是她的極限了。

到了第十二天的時候,就算是董璜叫來了趙姬欣賞她的醜態,她都顧不得了。

有一說一,尊貴無比的太后主動惡墮的樣子,真的很美!

婆媳坦誠相見的樣子更美。

攀比心一上來,更是美上加美。

董璜度過了二十萬字不可描述的幸福時光。

那種精神上的滿足感,讓人迷醉。

尤其是不久前的一次召見,更是讓董璜大呼刺激。

總算逃到秦國的李園前來求見華陽太后,華陽太后當時正忙著呢,哪有力氣接見啊?

但董璜卻命令華陽太后必須接見,並給了她一支筆。

不僅如此,董璜還命令她只穿著胸衣和外袍,看似端莊嚴肅,實則真空上陣,而董璜則躲在了特意安置的桌子下面。

華陽太后一面跟李園虛與委蛇,一面玉足還得不停運動,有時候董璜還會在她身上寫字,乃至忽然出手極限拉扯。

前所未有的刺激,讓華陽太后只是跟李園說了三五句話,就打發李園滾蛋去見昌文君,而後,便癱倒在御座下面。

“冤……冤家!”

華陽太后要瘋。

李園的出現只是一個插曲,但喜歡搞事的董璜腦子裡卻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慫恿秦國以幫助楚國復國的名義送昌平君去楚地!

昌平君在歷史上可是有楚王命呢!他當楚王一定很有趣,說不定還能再順便坑一下秦軍呢!

秦國的兩次大勝,和李園傳來的消息,總算是讓董璜收了心。

雖然董璜並不認為敗給王翦有什麼丟人的,但是在看到了秦國對大虞的方略之後,董璜覺得自己還是應該回一趟國看看大虞現在的領地的。身為一國皇帝,總是掛雞到處浪終歸不好。

至於秦國這裡,就交給兩個太后以及月神、雲中君、驚鯢、徐庶、荊山他們好了。

董璜對最終能夠戰勝大秦,充滿了信心。

讓兩個太后都叫不動“爸爸”之後,董璜終於離開了咸陽,踏上了返程之路。

比起來的時候的小心翼翼,這次董璜安全感爆棚,一路暢通無阻。

董璜出秦關的日子,剛好是蒙驁返回咸陽的日子。

蒙驁在入宮交還虎符之後,直接去見了相邦呂不韋。

“丞相,犬子無用,愧對丞相,愧對大秦!”

蒙驁見到呂不韋后直接請罪道。

蒙驁的這番舉動嚇了呂不韋一跳。

混過職場的都知道,有時候,請罪可比問罪還要可怕!

“是我害了公子啊!”

呂不韋連忙扶住蒙驁,眼中擠出了幾滴眼淚:“我本想給公子一個立功的機會,誰想到虞人……”

“虞人的確奸詐,犬子技不如人也怨不得別人。”

蒙驁嘆了口氣。

戰場上的事,的確怨不得別人。

蒙驁其實早已經覆盤了好幾遍巴東之戰的戰局,他發現,就算是他親自指揮,在同等兵力下,也幾乎不可能贏;而且只要水軍有個萬一,他也會像蒙武一樣必敗無疑。

蒙武唯一的贏面,要麼是待在巴城堅守不出憋水軍,要麼是出來之後就不惜一切代價打到巫郡,爭取在西陵城下與秦軍會師。

但戰爭沒有如果,以第三者的角度去覆盤一場戰爭,意義其實也並不大。

“我想上書大王、太后,以將軍為主將,指揮郢都之戰如何?將軍從北境帶來的援軍也一併帶去。”

呂不韋表態要給蒙驁一個復仇的機會。

蒙驁死了繼承人這件事,無論如何,呂不韋都要給他一個交代的。

然而,蒙驁卻搖了搖頭。

“丞相,吾兒之仇,一定得報,然而卻不是現在。郢都之戰不論誰為主將,最終都只會打成消耗戰,想要速勝幾無可能。”

蒙驁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與其大軍在那裡空置,不如趁機伐魏或者伐韓!我已看過魏國、齊國、虞國三家分楚的戰報了,此時的魏國失去了十萬魏武卒,正是最虛弱的時候,且齊國已經沒有能力支援,趙國也需要消化燕地,虞國也鞭長莫及,韓國能夠自保就很不容易,所以此時正是大好時機!

若是伐魏,可以先奪取卷城,從而大軍深入到魏長城之內,如此一來,魏地講再無險可守;然後我大軍可以從容攻取酸棗、燕、虛、長平、雍丘、山陽等地。

此外,韓國雖然得到了大量楚國的土地,但小國寡民的韓國真的能夠吃得下?韓國又哪有那麼多軍隊有效防守呢?

如果不伐魏的話,我大秦也可以兵分兩路伐韓,一路直指新鄭,一路突襲楚方城,將楚方城一帶的防禦工事徹底納入大秦範圍,從而對韓國形成三面包圍之勢,同時還可以開闢另一條進攻虞國的通道,也可以打著為楚國復國的名義進攻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