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于役 作品

第117章 奇襲邯鄲

 哪怕聽說趙王準備來,田秀還是雷打不動的按兵不動。 

 秦軍大營。 

 白起看著從邯鄲傳來的密信,忍不住笑出了聲:“這個田秀了不起啊!不管趙王怎麼催,他就是按兵不動!” 

 張唐氣憤的說道:“這個田秀就跟烏龜一樣縮在防線裡不出來,依著我說乾脆咱們發動強攻,等我們攻破了趙軍的防線,看這個烏龜還能縮到哪去?” 

 強攻這種話當然不過是氣話而已,秦軍要真的有能力強行突破趙軍的防線,白起早就發動攻擊了不會等到現在。 

 王翦也知道強攻不是辦法,但他自己也沒有辦法能突破趙軍的防線,因此,他只好把希望寄託在白起身上:“武安君,趙軍就這樣堅守不戰,在拖延最多一個月,恐怕我軍就要糧盡了!” 

 六十萬秦軍糧儘可不是小事,事實上秦軍從上個月開始糧草就已經告急,秦王幾乎每天都會給白起發詔書詢問前線的最新戰況,比起趙王秦王同樣急切的希望白起能夠為秦國取得勝利。 

 為了長平之戰,秦王幾乎傾其所有,他已經把國內的糧食都掏空了支持白起,如果白起最終無功而返,這種代價絕對是秦國無法承受的! 

 白起並不是不清楚後方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但越是在這種時候他這個大軍主將越應該表現的冷靜。 

 “二三子,我已有良謀,邯鄲旦夕可下!” 

 這話如果是別人說出來,估計秦軍的將領肯定會罵他吹牛,但如果是白起說出這話,那可信度就很高了。 

 白起幾乎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他領軍至今還未嘗敗績,當他說自己有辦法攻克邯鄲市,營中的眾將領皆是眼前一亮。 

 “武安君有何良謀?”張唐迫不及待的問道。 

 白起看了眼張唐,又看了看營中的將領,他能看得出眾人都是求戰心切,因此他也不弔著眾人的胃口。他站起身來到面前掛著的輿圖前,說道:“目前我軍主力和趙軍的主力相持在長平附近,趙軍的後方已經非常空虛,本將已經得到了邯鄲的最新情報,經歷了燕國的戰事以後,邯鄲原有的兩萬城防軍只剩下了不到一半,而且這一半人的戰力也非常堪憂,所以我想如果此時我軍派出一支奇兵繞過趙軍防線,出其不意的直抵邯鄲,大家說會怎麼樣呢?” 

 邯鄲就如同趙國的心臟,秦國之所以和趙國相持在長平,一切都是為了在攻下長平後,能夠直擊趙國的心臟邯鄲。 

 如果此時秦國真的有辦法朝趙國的心臟發出致命一擊,哪怕不能最終攻克邯鄲,趙軍的防線必然會大亂,這樣秦軍就有了可乘之機。 

 王翦看著輿圖上的邯鄲,心中已經忍不住熾熱起來,但他馬上又皺起了眉,說道:“武安君,計策是不錯,可通往邯鄲的路都被敵軍堵住了,我們如何才能做到奇襲?” 

 奇襲的首要條件往往不是帶多少兵力,更不是看對方有沒有防備,而是有沒有路,如果沒有路那再好的計策都是白搭。 

 從秦國通往邯鄲的道路主要有兩條,第一條是從上黨方向經滏口陘然後直入邯鄲,秦趙兩軍就是為了爭奪上黨,目前才正在鏖戰,因此這第一條路根本不通。 

 而通往邯鄲的第二條道路則是從魏國的朝歌攻鄴城渡漳水然後兵臨邯鄲,原歷史上秦始皇滅趙國時走的就是這條路。 

 這第二條路相比起第一條路要更加平坦,更利於大兵團作戰,但缺點就是第二條路上有不少堅城,而且這些城市大多是魏國的。秦國正在跟趙國鏖戰,在這種時候再去惹魏國,難免不值。 

 如果秦國想跟魏國借道去打趙國,這明顯也是不可能的,因為是人都清楚,魏國遲早會參與到這場戰爭中來,秦國去找魏國借路,萬一魏國表面上答應等秦軍進入境內的時候,截斷秦軍後路,那樂子可就大了。因此,這第二條路也走不通。 

 “誰說無路可走?老夫看圖上不就有一條路可以直通邯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