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夢太空 作品

第27章 理想失敗


  【亞洲一號】是我們國家的衛星發射場,第一次進行國際商業發射。

  中國的發射場第一次在國際上亮相,,就創造了衛星入軌精度的世界紀錄。

  時隔兩年,我們國家啟動了第二次國際商業發射。

  梁天的爸爸媽媽在澳星B1發射的那天下午給他打電話:“天天,爸爸媽媽鞭炮都買好了,等會兒車間主任也要來咱們家天台一起看直播,不會最後有什麼意外吧?”

  梁天知道爸爸媽媽的擔憂來自哪裡。

  就在幾個月前,1991年12月28日,東方紅二號通信衛星,也就是後來人們常說的【中星四號】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衛星,在發射之後,未能成功進入預定軌道,導致發射失敗。

  在這之後,國內有一種非常強烈的聲音,反對對澳星B1的發射進行直播:【壓力太大,最好不直播。】

  幾經波折,最後還是做出了直播的決定。

  電視直播的衛星通信車從華北開到了西昌,一切準備就緒。

  梁天沒有正面回答爸爸媽媽的問題,而是來了一句:“這次發射定在6點40分,回頭新聞聯播也是要直播的,你們見過新聞聯播直播過失敗嗎?”

  梁天的爸爸媽媽反應了一下:“確實是沒有。”

  說服別人是需要很多技巧的。

  而這些技巧裡面,最簡單的,就是用對方腦海裡面,已經認定的觀念。

  還有什麼,是比【用你的邏輯來說服你自己】,更為直接和有效的?

  1992年,梁天家所在的這片區域,家家戶戶都已經有了電視機。

  但大家還是喜歡聚集在天台,看衛星發射和申辦奧運一類的重大直播,方便結束之後直接開始慶祝。

  那種心態,在現在看來也是有點奇怪。

  就好像晚一秒出來慶祝,就會落在人後。

  全國各地,好多城市的天台,好多農村的祠堂,都和梁天家的一樣,成了人們臨時聚集的地方。

  梁天的爸爸媽媽會打電話給梁天表達心底的擔憂,是因為他們一直都特別關注航天,也知道幾個月前中星四號的發射失敗。

  其他離航天更遠的人,大都還沉浸在,亞洲一號和亞運會都空前的成功裡面。

  民眾都在以一種自信昂揚的心態,觀看衛星發射直播。

  絕大部分人,都沒有想過會有失敗的可能,以為就是走個“過場”。

  該說不說,那個時候,有能力發射國際商業衛星的發射場並不多。

  委託方休斯火箭公司,能夠做的選擇也不多。

  這一次,攜帶澳星B1升空的,是一款叫做長二捆的全新運載火箭。

  這款運載火箭開創了地球商業發射史的一個先河的——休斯公司在和我們國家簽署衛星發射合同的時候,長二捆還只是一張草圖。

  這裡說的草圖,是手繪的,非常初級的示意圖。

  與其說是一張圖紙,不如說是一張國畫,在主火箭的箭身周圍捆綁4個助推火箭,取了一個學名,叫“長征二號e型”。

  就僅僅只是一個設想,完全都沒有進入到正式研發的階段。

  當時的中國航天人,就是拿著這樣的一副構想草圖,開始“紙上談兵”,參與澳大利亞第二代國家通訊衛星系統的招標。

  然後,還中標了。

  也就是說,這次發射,是先簽了衛星發射合同,然後再開始研發和製造能夠攜帶這款衛星升空的火箭。

  這個行為,其實是非常不符合商業邏輯的。

  火箭都還沒有呢,就給人畫大餅——你們等一下哈,等這款火箭出來了,就把你們的衛星送上去。

  怎麼聽,都有些不嚴謹。

  更誇張的還不是這個合同的本身,而是合同簽訂的時間——1988年年底。

  這也意味著,和澳星B1簽約的時候,距離【亞洲一號】的成功還有一年半。

  我們國家完全沒有成功的國際商業航天發射經驗。

  休斯公司是瘋了,才會簽下這樣的合同吧?

  商人逐利,瘋自然是不可能瘋的。

  1984年,我們國家開始調研國際商業航天發射市場。

  1985年10月,對內宣佈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投放國際市場。

  1986年7月,對外正式揚起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投放國際市場的風帆。

  那個時候,我們國家的運載火箭技術、發射技術、測量控制技術已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衛星迴收技術和高能低溫燃料火箭技術也都已躋身於世界先進行列。

  是世界上少數幾個能夠用自己的測控通信網控制和管理衛星的國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