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我有個軍火庫 作品

第857章 事事順心

  可惜三王山的底子太差了,不過從鋼城乃至於錦城倒是有不少的熱血學子是飛奔而來。

  除了聯合大學外,三王山的培訓中心、保安團全部都是他們的目標,未來挑選可靠的還能輸送到坦克學校和竹林機場去。

  從豫地遷徙過來的200多萬饑民,始終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別看第一茬糧食已經豐收,楊鋒和縣公署提供的牲畜、農具、種子、住房無數,可他們就是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問題。

  有人不習慣當地的氣候。

  有人不習慣當地的管理。

  有人就是純粹的不想合作。

  結果陸陸續續的就有數萬人離開了川地,但是楊鋒對此卻是問心無愧。

  救了他們一命,餵飽了他們的肚子,並且給他們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土地,這樣他們還要走的話,那就壓根不值得挽留。

  況且苗苗她們在豫地的救濟活動也快接近尾聲了,最多再有一個月,楊鋒就會徹底結束在豫地的賑災,能堅持到現在已經是絕對的仁至義盡了。

  相比其他的方面,困仙洞的生產反而感覺平平無奇了。

  錢俊俠和那些南洋工程師,他們是想方設法的提高產量,一步一步的招聘工人、開發困仙洞深處的空間。

  眼下困仙洞出產的各類彈藥已經成為了國軍部隊的支柱,120

  之前都是猜測,不過馬老闆的話算是徹底證實了,現在楊鋒面臨的麻煩又是神樂一郎的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