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洵上官雲卿 作品

第259章 誰擋著我為太子爺效犬馬之勞,我跟誰玩命

  “朝廷借糧給百姓,這利息由朝廷來收取,總歸好過由地主豪強來收取。”

  “而且地主豪強的利息是多少?五倍,十倍乃至幾十倍的利,他們簡直就是在喝百姓的血!咱們朝廷只收兩成的利,一成半的利上繳朝廷,剩下半成利一半入縣府庫,一半入城府庫,用於縣城的日常維護。”

  聽聞此話,魏南一愣,半成利給各縣和各城?

  那誰來監管?

  魏南張了張嘴沒有言語。

  太子爺是對的,若是不出這半成利,那就要出五成的利,這是現實,百姓只會更慘。

  柳東川和一眾煙城官吏皆是一驚。

  這......

  這種朝廷直接發起和干預的民間借貸制度,他們還是第一次見。

  不過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

  而且太子爺很會,將半成利留在了地方。

  這半成利就像是一把懸在所有人頭頂上的一柄利劍。

  太子爺可以養著你們,但若是差事辦的不好,這利劍就會斬了他們的腦袋。

  他們不得不承認,太子爺有點東西,尤其是拿人這一塊,將你拿捏死死的。

  葉洵自然知道青苗法的弊病。

  所以他在山東試行,由魏南監督,由各城太守執行,由他這位太子爺把控。

  利息必須把控在兩成,雷打不動,不能給任何人巧立名目盤剝百姓的機會,若是將青苗法變為高利貸,那就適得其反了。

  而且需要專門的部門來監督執行,不能強制借貸。

  青苗法不納入政績考核,但所得收益縣衙有份,這就保證了青苗法的正常實施。

  片刻,一眾官吏看完青苗法後,皆是驚歎的讚不絕口。

  他們佩服太子爺能在青黃不接的時刻,想到這樣的好法子。

  其實青苗法在煙城執行,葉洵是最不擔憂的,他第一站來的煙城,柳東川也知道葉洵第一站來的煙城。

  而且魏南是早晚要離開山東的,那山東刺史的位子能不能落到柳東川手中,就要看煙城的土地改革進行的怎麼樣了。

  片刻。

  葉洵端起杯盞啖了一口,問道:“柳大人你對《青苗法》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