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閥:帝國二世祖 作品

第329章 帝國海軍的榮光

  換成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興登堡這樣的元帥,他威廉指揮不動。

  其實,威廉也知道,興登堡拒絕發動戰役的原因。

  現在西線,嚴格來說,士兵方面並不是很缺,畢竟現在戰爭才開始,國內的兵源和物資還是很充沛的。

  足夠漢斯帝國在西線發起一兩次戰役了。

  但是這一兩次戰役打完了呢?帝國儲備的物資就消耗一空了。

  興登堡在等,他在等帝國內部的物資儲量達到一個安全線之後,才會發動新的攻勢。

  當然了,這個時間並不是固定的,新攻勢的發起時間,完全是要看漢斯帝國物資補給的速度。

  帝國補給的速度快,那麼新攻勢發起的時間就會提前。

  所以,威廉二世在催促了幾次興登堡無果之後,他就轉頭去催促帝國後勤,讓他們儘快解決物資短缺的情況。

  這可把負責後勤的人,頭髮都愁白了。

  帝國就那麼大,而且海外殖民地幾乎沒有,物資補充速度鐵定比不過協約國。

  而恰好這個時候,萊茵斯特的電報就傳回了國內,告訴威廉二世,大夏已經同意加大對帝國的戰備物資的出口。

  並且萊茵斯特還告訴威廉二世,第一批戰略物資已經從靜海啟航,預計一個月到一個半月的時間,就能抵達漢斯帝國海域。

  不過前提是,協約國方面不會派出海軍阻攔。

  在其他地方還好說,協約國沒有理由,但是越靠近漢斯帝國,就越有可能被阻攔。

  雖然說,現在大夏還沒有表態支持帝國。來自大夏的物資理論上是可以運到漢斯帝國的。

  但是難保下協約國的艦隊會自作主張的攔截。

  即使後面可以利用外交手段解決,但也會耽誤帝國補給的速度。

  所以,大夏希望帝國可以解決漢斯帝國在海域的協約國艦隊。

  這句話怎麼說呢,沒啥大毛病。畢竟大夏沒有參戰,他的運輸船幾乎沒有反抗能力,大夏也沒有辦法派遣艦隊來護航。

  其他地區大夏還可以說自由通航來堵協約國的嘴,但是到了帝國沿海地區,就沒有辦法再用這個理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