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 作品

第1044章 此一時彼一時


                 宣陽坊,

  “突厥自頡利被擒後,這些年雖然很恭順,可畢竟非我族類,怎麼能讓他們復國呢,這不是縱虎歸山養虎為患?”

  武懷義有些急了,嚷嚷的聲音都有些大。

  他可是鎮守河套,他守的地方,正是突厥人最想要的地方。他在河套一年,對突厥的瞭解也更多。

  正因為了解多了,才知道這些人並不可信。

  如今的恭順,也只是暫時的,絕不能因此就讓他們復國。

  “朝廷不是打造了京北三道防線嗎,那為何還要讓突厥人復國,河北河南之地絕不會放棄!”

  武懷玉把爐子上的水壺取下,

  很淡定的打開茶葉罐,取出裡面的嶺南紅茶。

  全發酵的紅茶沸水一衝,立即散發出一股香味,茶湯也變的烏黑紅潤。

  茶湯分入茶杯,

  “阿兄莫急,陛下要讓dtz復國,其實也是一石數鳥之計。”

  “怎麼說?”懷義問。

  武懷玉便慢慢給兄長解釋,

  “這第一鳥,是薛延陀。讓dtz復國,將其遷到磧南,則薛延陀和dtz隔著大漠,便又成了鄰居,薛延陀曾是突厥附庸,最想滅掉dtz的就是薛延陀人了,而dtz也絕不可能跟薛延陀人和平共處,”

  把他們安排到一起,那必然一戰,尤其是dtz復國後,這些突厥部落就不再是大唐子民,也讓薛延陀有了進攻的機會。

  武懷玉端起茶杯細抿,香高味濃,鮮爽醇厚。

  “第二鳥呢?”

  “第二鳥嘛,自然是dtz人。”

  “哦?”

  武懷玉對自家兄弟也沒有隱瞞什麼,畢竟他是燕然都護、豐州都督,朝廷的這次北疆戰略調整,對武懷義來說影響極大,他必須得領會朝廷的戰略意圖,才能配合好,否則要是跟朝廷意圖相左,那他這都護也當到頭了。

  “其實當初頡利被擒入長安後,dtz已經崩潰,他們有一部份內遷大唐,一部份則西遷西域,或是往金山北面躲避,還有一些則是遷到陰山以北大漠以南,”

  “當初內遷的突厥部落也不少,以頡得本部為主,那時朝廷對於如何處置他們,也是分歧很大的,宰相大臣們有四五種意見,比如魏相國就堅持認為突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所以絕不能接納這些人,更不能將他們內遷安置,否則早晚要成禍端,堅持要把突厥人趕到塞外甚至漠北去,”

  武懷義當然也知曉一些,當初確實爭的比較厲害。

  最後皇帝還是將不少突厥部落內遷安置,一些是遷到長城內,一些則更是遷到了河北中原內地,還有一些則是在河套等地安置,

  至於如鬱射設、蘇尼失、突利等這些還保存完整且向大唐表示效忠的部落,則是讓他們遷到陰山外,設立都督府,羈縻自治,對突利、蘇尼失等汗、設,還都冊封郡王、授封都督等。

  就算站在如今來看當時的決定,李世民的處置也不算錯。

  畢竟當時大唐形勢還不算好,打贏dtz擒滅頡利,也是有幾分軍事冒險的,dtz實力仍很強,

  所以李世民考慮各方因素,還是以保證勝利果實為主,採取安撫突厥的策略。

  回頭來看,李世民的策略還是比較成功的,頡利被擒入京後,dtz被大唐瓦解,群龍無首,也因朝廷的優撫安置,各部也都沒有再反叛,有也僅是些零散的。

  大唐北疆安穩多年,

  甚至不少突厥鐵勒部眾內遷後,放牧屯田,還為大唐邊疆恢復做了不少貢獻呢。

  只是轉眼六七年過去,

  形勢又不一樣了。

  六七年不打仗,不少突厥部落也是休養生息恢復過來,甚至人丁增長很迅速,實力漸強。

  而另一方面,大唐立國近二十年,也迅速在恢復,人口繁衍,丁口滋生,結果就是對土地需求也在增加,

  再一個就是在邊疆和內地安置突厥人的地方,漢人和突厥人的矛盾在增加,以前邊疆戰亂等原因,沒什麼人口,朝廷就算安置突厥人,也沒什麼影響。

  可現在漢人也不斷往邊地移民,這衝突就增多了。

  這種矛盾以後只會越來越厲害,

  李世民那天就跟武懷玉直言,說以前他覺得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部落皆依朕如父母。但現在他想法變了,說中國百姓,實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葉。擾其根本以厚枝葉,而求久安,未之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