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 作品

第884章 高句麗遊女


                 第884章高句麗遊女

  “高句麗之地,本孤竹國也,周代以之封於箕子,漢世分為三郡,晉氏亦統遼東。”

  這話是裴矩曾經給楊廣寫的奏章,高句麗之地,自古以來便是華夏的,可以往上追溯到西周以前,無可辯駁。

  隋朝最早徵遼,其實是楊廣他爹文帝楊堅,開皇十年,高句麗王率靺鞨騎兵萬餘進攻遼西,被營州總管韋衝擊退。

  文帝隨後以漢王楊諒為元帥,高穎為長史,王世積與漢王併為行軍元帥,統兵三十萬,分水陸兩路進攻高句麗,但因道路和天氣的原因,糧草供應不上,又遭遇疾病,隋軍死了十分之八九。

  高句麗王也懾於隋朝軍威,遣使謝罪,於是罷兵休戰,直到十餘年後,大業八年,楊廣統兵百萬御駕親征。

  可惜接連三徵,皆不成功。

  眷彼華壤,翦為夷類。

  楊廣沒能征服高句麗,反而自己傷及根本,不久後大隋在風雨飄搖中崩塌。

  碼頭上陣陣喧鬧。

  武懷玉聽完石頭打探到的消息,神情肅穆,

  “那船上的女子有多少?”

  “得有三百多,”石頭雖出身雜胡,但如今早自我認定為華夏,夷入夏則夏嘛。“那些姑娘,都是十多歲的,她們自稱是高句麗的隋軍之後。”

  “你聽清楚了,是高句麗境的隋軍之後,而不是高句麗國中的漢人?”

  石頭有些迷茫,“阿郎,有區別嗎?”

  “有。”

  高句麗國中其實有許多漢人的,畢竟高句麗建國都有七百年了,可謂歷史悠久。

  但在高句麗建國之前,遼東其實就有漢人在了,高句麗之前有扶餘國,在先秦時期,華夏民族就進入遼東,其中代表就是箕族和古燕族。

  箕族也就是箕子率領的,箕子是殷人,商王文丁之子,商王帝乙的弟弟,商王帝辛的叔父,官至太師,封於箕,武王伐紂,商周交替。

  箕子帶著約有五千殷人,先是落腳遼西的孤竹族附近,後至朝鮮。

  而在秦開攻破東胡以後,大批的燕人亦流入遼東。

  秦末漢期時,又有大量百姓為躲避戰亂而大規模遷入遼東。天下叛秦,燕齊趙民避地朝鮮數萬口。

  高句麗建國的核心地區,在戰國後期早就被併入燕國版圖。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百姓避亂投高句麗的人也很多。

  而高句麗稱中原戰亂崛起,也通過寇邊抄掠奪取大量漢人壯大自己。

  而在中原大分裂的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連年的戰亂,更是讓無數百姓遷至高句麗地區。

  燕後主馮文通去國奔高句麗,帶去大量漢人和漢化鮮卑人。

  漢代的遼東四郡,最後都被高句麗人吞併,這四郡漢人,除少數內遷,絕大多數都是留在故地歸附高句麗人,一些貴族豪強們甚至還能保持漢人文化傳統近百年。

  而歷史上最後一次大規模漢人流入高句麗,就是發生在隋徵高句麗時期。隋文帝發兵三十萬徵遼,結果只回去兩千七,大業八年,隋煬帝發兵一百一十萬親征高句麗,也是大敗而歸。

  此後又兩次徵遼,亦大敗。

  隋軍的數次徵遼大敗,留下了大量的戰士和民夫俘虜,歷史上到了貞觀十五年朝廷派使臣出使遼東時,都還看到這些滯留異國的隋軍滿山滿谷,聽說中原使者來了,都哭著趕來相見。

  “走吧,”

  武懷玉過去,直接亮明身份,

  碼頭的大唐官員們嚇了一跳,那位趙參軍是知曉武懷玉來了登州的,甚至昨日還剛在刺史府見過,

  所以武懷玉微服,他也一眼認出。

  “下官拜見晉國公。”

  懷玉卻是望向剛從船上帶下來的那些姑娘,約有三百多人。

  這是一條船上下來的,那船主高句麗商人,一條大船,船艙裡塞滿滿的。

  一問,從卑沙城下的青泥浦港出發,經過廟島群島抵達登州。

  青泥浦,那就是後世的大連,卑沙城便是大連的大黑山山城。

  離這挺近的,

  那條船粗笨簡陋,但只是跨越渤海灣倒沒什麼問題,就是把人當成豬仔一樣塞的滿滿的。

  姑娘們很憔悴。

  甚至惶恐不安。

  “這是大唐河南道登州蓬萊,我是大唐上柱國、開府儀同三司、太子太保、晉國公武懷玉,”

  懷玉的話音傳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