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 作品

第590章 穀賤傷農

  自己修個蘭若,便能說是帶髮修行了,魏晉以來這種蘭若最多。

  “懷玉啊,你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能夠兩全其美?”

  李世民在香積寺裡轉了一圈,對這座新寺還算滿意,沒有過份張揚的金碧輝煌什麼的,寺僧也都還算表現不錯,抽點了幾個讓他們背經,也都背的不錯。甚至還看到他們在寺裡空地上種菜種糧,詢問過香積寺也沒有再放貸典當,而且邸店磨坊這些作坊也沒再經營,挺好。

  風吹麥浪,一片金黃。

  “常平倉在豐年的時候,提高收購價,大量買入糧食存儲,這是最重要的調節手段。

  “修塔的錢糧呢?”

  甚至那些身上有杖痕文身,又或曾犯淫、養妻,不修戒行者,都強制還俗,還強令各寺把所蓄奴隸,都放免。

  寺里名下的田,在寺牆內的是道綽帶僧人們自已種麥種菜,其餘的則是佃租給附近村民,

  不說饑荒餓肚子,而且百姓往往因此得典妻賣兒,破產甚至破家。

  香積寺打了幾次申請,但負責的崇玄署都沒批。

  道綽他們計劃是修十三級的靈塔,高約十三丈,以青磚砌成,密簷仿木結構,周圍廣二百步,呈正方形,每邊長三丈二,塔型既為密簷又仿閣樓式。

  皇帝卻還挺滿意的,僧人修行就得吃苦。

  今天他藉機向皇帝當面請求。

  “莊子收益如何?”

  之前整頓佛道,朝廷基本上對各大寺觀放貸典當的長生庫都接管了,那些錢財名義上是由朝廷代為保管,資金用途一分為三,其中一份就是要用做塔寺佛像的維修,

  但也僅限維修,是不新建的。

  穀賤傷農這句話,其實早就有人明白了。

  其二,就是糧食多了,那朝廷也要調整政策,適當的放開,比如允許糧食釀酒,允許出口一些給周邊蕃胡,再比如也可以鼓勵百姓或商人搞點養殖,用粗糧養殖禽畜,這樣也能提高肉蛋供應,可以消耗轉化些糧食,還能提高百姓收益。

  飯還是麥飯,很粗糙,比起麵食難吃的多。

  “玄中寺等一些寺願意幫忙籌集,”

  懷玉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