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 作品

第555章 功高難封天子愁

  甚至死後,還是被牽連獲罪,兒子都沒為奴隸。

  “很好,”

  甚至李世民自己有鐵券可免兩死,一樣差點被李淵殺了。

  一千戶再往上一檔,便是一千二百戶的,是長孫順德、柴紹、羅藝和李孝恭,之前這四人裡有兩位郡王一位駙馬,而長孫順德既是皇后叔父,也是太上皇心腹,跟李世民關係也不錯。

  “十來名吧?”

  “崔舍人可在?”

  賜國姓列屬籍,這在大唐開國之初時,李淵挺喜歡做的,甚至還給一些割據歸附勢力賜王爵。

  其餘的都死了。

  開國功勳將士無數,可貞觀實封功臣榜卻只有四十八個位置而已。

  李世民也挺無奈的,本來挺好的東西,在他手裡不值錢了。

  李世民欽封貞觀四十八實封功臣時,也曾考慮過要賜給這些功臣們丹書鐵券,賜免死嘉獎,

  鐵券上用金銀來填鑲貼券上的文字,顯示皇帝與勳臣的莊嚴盟誓和勳臣的赫赫功績,

  李世民聽了很欣慰,揮手讓他坐下。

  他親自又潤色加工,然後讓人送去門下省。

  “那就賜翼國公丹書鐵券,可恕其免死,此亦是尊崇舊典,賜有別恩,給武少保頒免死嘉獎,亦是朝廷對他至高無上的榮譽。”太子提議。

  一聽就晦氣,給武懷玉,那會讓人胡思亂想的。

  崔敦禮馬上聽明白了,這位兵部尚書,明顯是偏袒他學生武懷玉的,這還沒調查呢,倒是先定調子了。

  “在下吏部主事,這是陛下親自頒給崔舍人的調令,恭喜崔舍人,現在起,你升任兵部侍郎了。”

  李靖直言,“是陛下親自調你來兵部做侍郎的,還已經交待了一個任務給你,你馬上帶隊去幽州,與吏部官員一同前往核驗幽州將士野狐嶺之戰的詳細經過,以及將士功勳戰績,尤其是所有首級必須一顆顆清點確認,

  還有多少開國戰將,哪怕爵封國公,連實封榜都沒上去呢。”

  所以現在真正的實封功臣榜單,在武懷玉之前的,是一千三百戶的長孫無忌、秦瓊、房玄齡和一千二百戶的長孫順德、柴紹,

  不算尉遲恭的話,其實武懷玉應當是第六了。

  溫彥博拜見,接過旨意。

  一眾門下省同僚都來恭喜崔敦禮,中書舍人雖號稱儲相,但畢竟僅正五品上,而兵部侍郎,那是正四品下,連升了好幾級。

  可李淵言而無信,丹書鐵券也就沒人信。

  崔敦禮聽完這任務,感覺有點頭大,不論是去幽州核驗首級、軍功,還是出使突厥各部安撫,以及去責問頡利為何背誓,都不是什麼好差事。

  接下來晚膳氣氛很歡樂,李世民對太子很是滿意。

  “那便再加百戶,通前真食千戶?”

  “第七,”中書舍人崔敦禮道,“翼國公取代的是羅藝的位置,還在河間郡王孝恭之上,在長孫順德和柴駙馬之下,”

  “某便是崔敦禮。

  諸如杜伏威、羅藝、徐世績、劉季真、胡大恩、高開道等,不僅賜國姓還封王爵。

  所以那玩意,現在也沒有人相信。

  但是,同樣是太上皇李淵自己,把這充滿無上榮譽的丹上鐵券給玩壞了,因為他不守信用。

  劉文靜就獲得丹書鐵券,還是右僕射,但仍舊被李淵直接殺了,鐵券毫無作用,

  崔敦禮嘆道,“一場野狐嶺之戰,翼國公這實封都加封兩次了,一次百戶,一次三百戶,足足四百戶真封,還特別要求每戶要四丁以上,要沒有這等驚世戰功,哪當的起如此封賞?

  李靖提醒他,“朝廷上下現在不少人對於野狐嶺之戰的戰果有些懷疑,你這趟一定要核驗明白,絕不能讓戰士們流汗流血,最後卻還要再流淚!”

  可既然皇帝賞識有加,將他連升幾級,那再辛苦麻煩,也得走這一趟,還必須得把事辦好了。

  半留內府宗廟,半賞賜功臣珍藏。

  “實封千二百戶,這現在實封功臣裡排第幾了?”

  李世民想了想,武懷玉現在是九百戶,他往上一檔是一千戶,只有侯君集、張公謹和劉師立三人,這三人都是玄武門宮變時立下大功的,但劉師立如今又因牽連羅藝而削去食邑,僅有兩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