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 作品

第141章 一步登天

  李世民讓禮部挑選一個吉日。

  禮部尚書莒國公唐儉說八月初九就是個好日子。

  今天是八月初二,初九就是七天之後,懷玉心裡估摸著李淵李世民爺倆,包括那些宰相大臣們,都做好了準備,希望李世民能夠早點登基了。

  唐儉也是李淵心腹,元謀功臣,他說七天後是好日子,大家也都說好,於是乎就這麼定了下來。

  由八位宰相,加上禮部尚書唐儉等一起籌備登基大典。

  今天的早朝並沒有議論突厥人的問題。

  大會議小事,小會商大事。

  退朝前,李世民居然又點了武懷玉的名字。

  “通事舍人內供奉武懷玉,為國薦才有功,賞絹三百匹。”

  “殿中侍御史內舍人馬周諫陳萬言,切中時事,乃治國之良策,特旨晉朝散大夫階,授侍御史,宣陽坊賜第一座。”

  ······

  太子的這兩道封賞旨令一下,殿中響起了不少驚訝之聲,這很失禮,但有人沒忍住。

  武懷玉昨天被罰一月俸,結果今天賜絹三百匹,他一月俸也就三千錢,三百匹絹卻值十萬多。

  更讓人驚訝的是馬周。

  落魄書生跟著武懷玉去隴右,是以他隨從身份去的,得了八品職回來,本品卻也僅是從九品下。

  太子授他殿中侍御史內給事,都已經是非常破格,可現在居然直接授侍御史職、朝散大夫階。

  朝散大夫可是從五品下的本品啊。

  有人在算到底升了多少級本品,得出結論更驚人,從九品下到從五品下,相隔十六級。

  大唐官員低階高職的情況不少,職事更換調動高低不一,但階官做為本品,卻比較嚴格,侍郎、尚書們本品往往也都僅四五品。

  馬週一步登天。

  有人激動的站出來反對,認為賞賜太過,有違制度等等。

  “你們如果也能跟馬週一樣上陳治國方略良策,孤一樣不吝賞賜。”

  他看不少人不服氣,直接道:“朕一會讓內侍把馬周的陳時政疏、陳太子疏,這兩道萬言治國方略抄錄,拿給你們閱讀,好好看一看什麼叫治國方略救世良言······”

  馬周的諫言不是書生空談,而是真的打動了李世民,說到他心坎裡去了,那就是他苦尋的治國方略,尤其是適合眼下的李世民和如今的大唐。

  李世民讀的時候,可是拍紅了大腿,讀完召馬周單獨對奏了一個多時辰。

  豈欲但令政教無失,以持當年而已!

  馬周諫書開篇第一句話,就很膽大包天,你總不想你死了,大唐也亡國吧?

  馬周不是標題黨,而是系統性的給李世民分析瞭如今的局勢,給出了諸多確切實用的建議,居安思危廣開言路關注民生不開分封藏富於民等等,他最打動李世民的是,他每一條建議,都不是空洞的,而是站在現實角度出發,不務虛只務實,既診病又開方。

  指出問題,給出解決的方案,都是從實際出發,切之可行且有效的方案。

  這樣的人才,李世民哪裡能不重用,也根本不會被普通的那套官吏升遷的制度束縛的。

  特別人才就是要特別使用。

  要不是怕反對的聲音太多,李世民本來甚至是打算直接也封馬週一個開國縣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