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詞 作品

第399章 碧州之亂

 不想這時劉罡突然華麗登場,藉著李顯登基,輔佐朝政的名頭,順理成章將原本造反的仁王和升王歸順,王鋒被他下了追殺令,而王鋒的父親竟然也被他提前設計殺害,大半個揚州都被他控制在手裡。

 又趁勢搶佔光州,現在是除碧州外,整個大瑞中部都被他控制住,大有一股子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架勢。

 但眼下最令河源村勢力揪心的恰恰就是這碧州。

 之前吳懷安和趙寒聯合將碧州巧取過來,本以為石王再不敢來犯,想不到他用了和吳懷安一樣的計謀,讓士兵潛入碧州各要塞,趁吳懷安趕赴河源村參加歡慶會的機會,進行了一番燒殺搶掠,將碧州能吃的用的全搶走了。

 搶走後,他一路向北,居然來到天州,歸順了劉罡。

 李顯畢竟是正統皇儲,他們作為一家皇親,歸順也顯得順理成章。

 碧州暴亂髮生後,吳懷安趕回去時,大批難民打算南下避難,其中最集中的目的地便是河源村方向。

 一州大部分難民都打算奔赴河源村,這樣的人流哪裡是河源村能吸收的,吳懷安與李麓等村裡執事的人一合計,乾脆斷了碧州往河源村方向的路,這才沒讓村裡的壓力顯得這麼大。

 但就是如此,碧州的老百姓可謂是正處於水深火熱的境地。

 趙寒這一睡就到了冬天,對於本就缺衣少糧的百姓來說,石王這一舉動無異於雪上加霜,大冷的天,百姓們食不果腹,再這麼下去,餓死者難以估算。

 問題的關鍵不在於人往哪兒去,問題是往哪裡去都不行,以現在的儲備,哪裡都沒有這麼大量的糧食。

 慶州本是不毛之地,夏天炙熱,冬天嚴寒,糧食產量很低,秀州倒是個好地方,氣候宜人,但幾番征戰下來,早沒有人敢種糧,滕州倒沒什麼戰亂,不過這裡山區眾多,糧食產量極低,每年種出的糧食連自給自足都難以實現。

 河源村倒是種了六萬多畝,雖然能供十萬人吃上一年多,但是對於一州的老百姓而言,這也是不夠的,不僅不夠,還可能影響河源村整個大局。

 “也難怪上次在官嶺,他們突然撤兵,現在想來,恐怕是那劉罡早就有了周詳的打算,他可能還想等幾大聯軍把我們剿滅後再侵吞成果的。”

 李麓這樣一說,趙寒就想通了聯軍為何突然撤兵,接著,他想了想碧州之亂,眉頭緊皺道:

 “既然碧州現在是我們管,便不能再這麼見死不救,要是這樣下去,咱們的名聲豈不是壞了?”

 “先生的意思是,咱們要往碧州送糧?”

 李麓聽懂了趙寒的意思,得到趙寒肯定的答覆後,接著又說道:“先生,咱們如果這麼做,正好中了莊王和劉罡的計了。他們就等著我們去管碧州,等我們消耗得差不多後,正好一舉拿下,莊王遠在北方我不知道,但是據我們的密報司打探,劉罡遲遲沒有對我們動手,正是有此想法的。”

 自趙寒被刺殺的事兒發生後,為了應對此刻以及發展村裡的反細作事務,李麓特地按照大瑞皇室的標準,成立了密報司,密報司成立後,很快就協助揪出了村裡潛伏的刺客和細作,這個模式成熟後,李麓就讓李雪來專門負責密報司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