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詞 作品

第322章 巨大變化

 現在滕川兵到來,剛好能滿足住宿。

 阿牛現在全權負責起煤工的教育工作,從青槓山來的幾批煤工都已經順利轉化成村裡的普通工人,王武那邊更是厲害,帶著護衛們在附近的山頭上不斷進行剿匪行動。

 但凡抓到俘虜,都往阿牛這邊送。

 一來二去,許多土匪只要見著是河源村的護衛,甚至會主動求和,來河源村接受教化。

 這也說明,但凡有穩定的生活,能做有意義的事,但凡思想端正的,怎麼會願意幹攔路搶劫的事兒呢。

 紡織廠和製衣廠也經過圍裝擴大,現在容納的工人比之前也大了一倍不止。

 金福金貴在木枋的配合下,又升級組裝了一批新的紡織機,現在的紡織廠,光是白班都能容納一千人上工。

 更令趙寒驚喜的是,在造紙坊河對面,按照他的圖紙,建起了一座超大容量的醫館。

 醫館由梁伍負責,黃英她們是主力軍,負責醫館的日常運行。

 醫館只正式營業了十天,就已經在附近打開了名氣,前兩天,還有武陵郡的人專程跑到這裡看病。

 梅蘭竹菊星月六人小小年紀,便已成為遠近聞名的外科大夫了。

 果然是人多力量大,河源村靠著沐浴膏和紙張等商品的暴利,不斷地買下家奴,也大量的招收附近村民做工人。

 短時間內抓起了基礎設施建設,現在的村子早就是煥然一新。

 若是再建幾家客棧的話,規格已經能趕上柴湖縣了。

 更令趙寒欣喜地是之前種下的麥子,現在已經是綠油油一片,河源村和石頭村原有的田地加上王普原在附近租用的一萬多畝以及青槓山下的三萬多畝,到秋收時,足足有近六萬畝的麥子。

 按照每畝四百斤來算,秋收的效益值足夠驚掉每個人的下巴。

 村裡發展到現在,凸顯出來的一個總問題便是護衛力量的不足,例如許多糾紛調解、緊急處理、救援應急等工作大家第一時間想的都是護衛。

 彷彿護衛已經成了大家公認的管理者,王武在青槓山需要信得過的護衛,村裡同樣需要,加上去武陵郡送貨的,人手也著實少得可憐。

 於是成武就在村裡建立了預備護衛隊,上一次有土匪意圖圍住村子,便是成武帶著預備護衛隊歷經艱難,才擊退了這些土匪。

 也是從這時候起,在外的王武才起了四處剿匪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