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詞 作品

第79章 開辦學堂

 “先生,您規劃的學堂這麼大,別說咱們兩個村加上護衛隊的孩子,就是咱這附近十來個村子的孩子都送來讀書,那也有多餘。”金村長還沒回過神來,王普原先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對啊,再說了,這麼大的地方,河源村也沒有合適的地方修建。”任飛考慮問題很實際,找出了關鍵點。

 “先生,老朽也認為,只是教孩子讀書,沒必要這麼大手筆。”

 徐聞說的話很有參考意義,這個時代讀書不易,讀成後找個謀生的活計更不容易,儘管他是讀書人,考慮問題也是從實際出發。

 “各位能幫我考慮到這些問題,我很感激,接下來我簡單講一下我的打算。”

 接下來,他介紹起學堂的規劃來。

 在前世,學校一定是一個地方最漂亮的地方,面積大不說,各種學習運動資源更是配備齊全,不然怎麼說學生是生活在象牙塔裡面呢?

 從回到河源村開始,趙寒就有建學堂的計劃,受限於財力問題,一直沒敢提這個事。

 中午的事發生後,建學堂的想法越加強烈。

 現在員工宿舍還在建設中,照目前的人口情況看,進度可以慢一點。

 完全有時間好好規劃一下學堂的建設。

 他計劃把學堂建在堰河對面,自挖煤以來,通向慄木塝的路已經成形,只需要稍作修整就可以作為運送材料的通道。

 古代對於土地的管控雖然嚴,但稍偏遠點的就沒那麼多約束了,要在對面建學堂,根本不需要什麼審批手續。

 但是在建學堂之前,要先解決通過堰河的問題。

 平日挖煤都是從淺灘直接淌過,但孩子們上學的話,就不行了,秋冬季節堰河水小,到了春夏漲水,成人都過不去,更別說孩子。

 自古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在堰河之上建一座橋很有必要。

 石頭村的石匠多,可以採用搭架子造拱橋的方式造一座石拱橋。

 要說石拱橋,在前世歷史上最出名的還得是趙州橋,趙寒也打算借鑑它的形式在堰河上架起一座。

 與趙州橋不同的是,趙寒設計的橋做成三個大圓拱,橋長十丈,寬兩丈,為了方便石頭村的孩子入學,趙寒把橋建在村東口的岸邊。

 說著,便當眾畫起了橋的設計圖。

 在場的人一看,紛紛讚歎其精妙的設計。

 在大瑞,能造橋修路的能人,無一不受人尊敬,趙寒畫出這麼精妙的圖,也讓眾人加深了對他的敬意。

 橋建好後,再把沿途的路整理好,就可以開始學堂的建設。

 學堂建在對岸的半山上,慄木塝下面有煤炭,土質鬆軟,便於挖掘,可以很輕鬆就開挖出一片平整的學堂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