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飛的東君 作品

第四百四十四章:滅齊之策

  齊王建與後勝,發兵駐守齊國西界,也就是如今的甄城、阿邑一線。

  雖然具體的戰爭過程,史書上沒有記載,但據趙佗推測,那一戰極有可能是王賁施展了調虎離山之計,先在東郡屯聚大軍,將齊軍調到西界後。小說

  王賁就率兵從燕地南下,渡過河水,從齊國北部直插入臨淄。

  秦軍繞開齊國主力,兵圍臨淄,並派出使臣勸降。

  在這種情況下,齊相後勝和齊國內部的一干親秦派也跟著發力,最終讓齊王建不戰而降,順利滅齊。

  趙佗並非沒有想過複製王賁的戰法。

  之前他拉攏酈食其這位說客策士,就是為說降齊國做準備。

  但這個時代和原本的歷史相比,出現了極大的變故。

  那位勸說齊王建投降的齊相後勝被刺殺了,連帶著齊國內部的親秦勢力也被四國之人聯合田假一掃而空。

  後勝對齊王建的影響非常大,是歷史上齊國投降的關鍵所在。

  沒有後勝在,趙佗一番思慮後,最終不敢複製王賁的打法。

  他只能另選戰法,決定穩紮穩打,除了蒙恬這支備用的奇兵外,他自率大軍從東郡一路推過去。

  之所以選擇東郡為主攻方向,是因為此地瀕臨河水,離滎陽敖倉十分近,通過秦軍舟師的轉運,可以輕鬆供應二十萬大軍的糧秣,不會出現任何後勤問題。

  秦軍從東郡發動攻勢,一路攻拔城邑,逼近齊都臨淄,這是最為王道穩妥的打法。

  趙佗相信,就算是王翦來領兵,也一定會做出和他一樣的選擇。

  只是如今聽酈食其提到說降齊王建之事,趙佗看其頗有信心,心思不由活絡起來。

  他順勢問道:“先生若能說降齊王建和田假投降,一舉而定齊國,自是再好不過。但如今齊國上下正要整軍備戰,徵兵三十萬拒我秦軍,如此戰心,安能輕易說降?”

  趙佗這話也是諸將嘲笑酈食其的原因。

  人家都要舉國徵兵,跟你血拼到底了,你居然還想著說降別人,這簡直是腦子進水了吧。

  酈食其哈哈大笑道:“若要說降,其實不難,只需將軍一戰而破齊軍三十萬便可。”

  “屆時我軍攜大破三十萬齊軍之威,兵臨齊都,保管城中齊人盡數驚惶恐懼,齊王建與田假膽顫心驚。”

  “鄙人趁勢進入臨淄,只需費上一番口舌,便可說動齊王建舉國歸降!”

  “滅國驚世之功,將盡入將軍手中!”

  隨著酈食其話音落下,帳中涼氣倒吸之聲不停響起。

  “一戰破齊軍三十萬?好大的口氣,你這是要讓齊國徵兵完成後,再打一場大戰嗎?這是開什麼玩笑!”

  黑臀咋舌不已,三十萬啊,光是這數字就足夠嚇人。

  西乞孤也跟著搖頭道:“攜擊破三十萬大軍之威恐嚇齊王投降,聽上去倒是好,但那可是三十萬大軍,哪那麼容易戰勝。還不如趁著齊軍沒有徵召完成,分頭擊破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