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飛的東君 作品

第三百二十四章:隘路七壘

  他們沒有選擇。

  趙佗率秦軍逃了,讓他們成功收復竹邑,但這又有什麼用呢?

  項渠這支楚軍的戰略目的是要擊敗秦軍,收復彭城,打通連接魯地和齊國的通道,將魯地的糧食運到陳郢戰場,甚至去向齊國借糧,以求讓楚國繼續撐下去。

  這一切,都需要道路通暢。

  如今趙佗雖然逃走,但其麾下兵力猶存,依舊可以牢牢佔據彭城,隔絕東西交通。

  秦軍只要死守彭城,那局勢就和之前一樣,足以將楚軍耗死在這裡。

  “彭城必須拿下,而且速度要快。”

  “如果時間遲了,我們就算拿下彭城,等不到東邊的糧食運到陳郢去,父親麾下大軍恐怕就撐不住了。所以我必須緊隨在秦軍身後,一路追擊,將趙佗擊敗才行!”

  “此戰我們沒有選擇!”

  項渠恨聲低語。

  而且他還有話沒有說出來。

  下相方面接到他的傳信後,出兵五千人,由他兄弟項越帶領,直撲彭城,雖是攻敵要害,但實則也是處於危險之境。

  如果項渠不緊隨跟上支援項越,那項越的五千人恐怕就要被趙佗回軍圍殲,項氏一族的力量都將折損於彭城。

  不管是為了項氏,還是為了楚國的存亡。

  項渠都沒有選擇。

  他必須北上,必須奪取彭城!

  “將軍心意,景同知矣。只是那趙佗素來狡詐,恐怕秦軍會在路上對我軍埋伏,此去彭城,我軍一定要小心謹慎才行。”

  景同開口,臉上滿是憂慮。

  特別是看著眼前項渠的模樣,他就感覺這一幕似曾相識。

  是了,去年時候,景同跟著左司馬昭平,也是渡過睢水後北上追擊,一路跟在趙佗率領的秦軍身後。

  然後,他們就遭遇了泗水大敗。

  左司馬兵敗自刎。

  想到此處,景同不由打了個寒顫。

  ……

  彭城以南三十里的道路。

  有土牆拔地而起,將整條道路隔成了南北兩截,土牆雖是倉促間趕製,但因為其長度還不到十米,工程量有限,被秦軍修的有模有樣,夯的十分結實。

  牆前有壕溝深塹,鹿角木柵,地面和溝裡灑滿了鐵蒺梨。

  牆後有可供士卒站在上面持著武器防禦的臺階,再往後十多米則有更高一截的土製高臺,可供士卒站在上面向牆外拋射弓箭弩失。

  這般樣式的防禦壁壘,一直往彭城方向,每隔一兩裡便有一道,足足有連續七道之多,後續壁壘旁還設有可供前方士卒退卻的狹小通道。

  通道側有專門拿著大斧長戟的士卒守衛,若有敵人敢尾隨進來,來一個砍死一個。

  在七道壁壘後,則是一片開闊的地段,扎著一大片秦軍營寨,此刻正有縷縷炊煙繚繞,秦軍士卒正在燒水造飯,飽餐一頓。

  “想要前往彭城,就要破我七壘才行。”

  趙佗帶麾下諸將巡視了這條路段的防禦,頗為滿意。

  此條道路是他專門挑選的戰場。

  道路其實比較寬闊,足有七八米寬。

  只是在這條道路的東側緊傍著一條小河。河不是很大,冬日的水也不算深,但敵軍也絕不能從河中繞過壁壘,因為敢從水路繞行,那壁壘之後嚴陣以待的秦軍弓弩手就能將河中的敵人射成刺蝟。而且河對岸也是峭壁爛路,就算楚軍渡河也無法通行。

  在道路的西側,則是一段陡坡,坡上的樹木雜草已被秦軍清除乾淨,露出光禿禿一片,地面上還被秦軍挖的到處是坑,很難行走,一不小心就得摔一跤。坑上坑下還灑滿了尖銳紮腳的鐵蒺梨,光是看上一眼就感覺腳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