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飛的東君 作品

第一百七十六章:名聲

  “有何不妥?”

  趙佗澹澹問道。

  “稟軍候,我軍若是真的能以菑縣令的職位換戴武歸降,那自然是極好。但如今做不到此事,反而空口許諾,在誘降之後又進行毀諾,那就會留下隱患,讓軍候背上背信棄義之名。”

  “我軍或許能以此計輕鬆拿下菑縣,但若是此事傳將開來,魏人皆知軍候之言不可信。就算後面有人再想要歸降,恐怕都會因此事而忌憚。從長遠來看,名聲若壞,弊大於利啊!”

  ….趙廣聲音低沉,但口中話語卻讓眾人臉色一變。

  麗食其心知不妙,感覺自己這妙計恐怕難以成功了。

  “嗯。”

  趙佗點頭。

  趙廣因為出身趙氏的緣故,在眼界上要比其他幾人開闊不少。

  涉間、黑臀出身閭左,西乞孤只是鄉中小吏,白榮亦是秦氐混血,至於張賀,則並無多大才能。

  所以此五人,在見識上遠不如這位趙氏子弟,他們可能看到了眼前的利,卻看不到這件事背後深藏的弊。

  名聲!

  在這個時代,用處還是很大的。

  君不見那燕國副使高佗,大殿之上背刺荊軻,從此遭受六國之人唾罵。

  六國里閭之間皆是怒罵高佗此人,恨不得食其肉,飲其血。

  當然,那是高佗乾的事情,和趙佗無關。

  趙佗清清白白一個人,初次領兵,在名聲上毫無瑕疵,怎能為了一個區區小縣城,就敗壞自己的清白名聲。

  若是他聽從麗食其之計,讓自己信用破產,那日後誰還願意相信趙佗,和他打交道。恐怕就連秦王聽了都要直皺眉頭。

  就連麗食其故事裡的那位鄭伯,千年之後,依舊被人唾罵他的陰險狡詐,名聲可謂遺臭千年。

  這是從長遠上看到的危害。

  若是從眼前來看,就算趙佗真的騙下菑縣,不履行諾言,那戴武能答應嗎?

  就算能用武力解決掉戴武,那城中數千戴氏之人又能夠答應?

  如果這些戴氏之人當時隱忍下來,等到趙佗帶軍繼續東行,與魏軍在東邊大戰的時候,他們再揭竿而起,直接斷了趙佗的後路,那豈不是讓趙佗瞬間陷於死地之中。

  這就是眼前所能看到的弊處。

  “趙二五百主說的是,此事倒是鄙人唐突了。沒有顧慮到軍候的名聲,真是罪過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