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飛的東君 作品

第八十章:投石機

  “夫子說的是,小子知錯。”

  趙紀雖然不忿,但還是低下腦袋,不敢再辯言。

  呂鈞這才朝趙佗拱手道:“弟子胡言亂語,倒是讓趙百將見笑了。百將說曾見過公輸殘文上有拋射百斤巨石,且能攻克堅城的器械,如何建造還請百將指點。”

  話到這裡,呂鈞雙眼火熱的盯著趙佗。

  作為秦墨傳人,呂鈞不在乎什麼老少尊卑,他所渴求的唯有科技。

  “呂先生勿急,待我先看一看軍中的投石器械,再做思慮。”

  趙佗拱手說道。

  呂鈞雖然心癢難耐,但趙佗這麼說,他倒也不好再追問,只能伸手道:“請。”

  兩位墨者帶路,卻沒有帶趙佗進入工匠營深處,反倒往面對城牆的方向走去。

  因為這時代的投石機有致命的缺陷,就是非常的笨重,必須搭設在固定的地方,難以移動,所以只在城牆前面有,營中反倒沒有。

  今日不歸東營主攻,城牆前倒是一片平靜,趙佗很快就見到了這時代的投石器械。

  投石機這東西,在先秦時代的戰爭中並非主流器械,只是作為攻城時候的輔助之用,大多是臨時製造,沒有一定的規範。

  一直要到宋代,經過一千多年的發展,這種重型兵器才開始成為軍隊的常備武器。

  所以秦軍制造出來的投石機數量並不多,只是用在攻城之前的火力壓制,恐嚇守城士兵上,真到攻城時候,還是雲梯、樓車、轒轀這些老夥計比較有效。

  趙佗認真觀察,發現這時代的投石機就是在一個木架上橫設一軸,軸的中間穿過一根具有韌性的長木杆,作為投石機的砲杆。在砲杆的一端設置了一個類似匙狀的皮窠(ke),在砲杆的另一端則結上幾十條繩索。

  到了拋射的時候,士卒們將石塊(砲彈)放入皮窠內,然後很多人各自拉拽一條繩索,只聽指揮者一聲令下,拉拽繩索的士卒一齊用力猛拉,利用槓桿原理和離心力的作用,把皮窠內的砲彈拋向目標。

  這種投石機是一種利用了槓桿原理的器械,能將飛石射出兩百步外,一旦擊中士卒,哪怕再堅固的甲冑都無法抵擋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