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要無 作品

98.犁與田

  配合上農家肥,磷鉀肥的使用,一畝熟田已經將產量穩定在了四百三十斤左右。

  磷肥鉀肥說起來雲裡霧裡的,但是煉製也不算困難。

  在不考慮純度的情況下,草木灰混合淘米水就是上好的鉀肥,而每天吃肉後所剩的肉骨,魚骨,牛羊蹄角磨成粉發酵就是上好的磷肥。

  這在這個時代已經是高產中的高產了,張啟想著以東北平原上那肥美的黑土地加持,光是以高粱養活現在的數萬人應該不算難事。

  更不用說還有南瓜這種天生高產的食物了。

  走進原木城牆。

  裡面叮呤咣啷的打鐵聲不絕。

  在這的狼崽子不多,只有十來個,而且看年齡應該是第二批帶進來的那些沒有種入靈點的孩童。

  如今他們也差不多八九歲了,在這種環境下,一個個的都像是個小大人一般。

  “君上!”

  見到張啟的到來,所有的崽子們都熱切的向張啟行禮,別看第二批進來的孩童沒有種入靈點,但是光從狂熱上來講,他們並不比第一批已經長大的狼崽子們差。

  這是信仰洗腦的作用。

  張啟微笑的擺手點頭,示意他們繼續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眼睛在小作坊裡環視了一圈,架著頂棚的木柱旁邊,數十具耕犁整齊的擺放著。

  張啟上前查看,這些耕犁的樣式不一,從最開始的角犁,到單片犁都有,不過漸漸地這些耕犁的樣式逐漸向著一個類型演變,那就是曲轅犁。

  對於後世的農家人來說,曲轅犁他自然不陌生,但是想讓他一比一的復刻出來,張啟表示沒有那個能力,他做的只是給出一個大致的樣子,然後讓匠師們一點點的摸索,朝著這個方向前進。

  一開始,改良耕犁的速度自然不快,但是隨著狼崽子們一天天的長成,那些對工藝有著極高天賦的崽子們才算將張啟記憶力的曲轅犁給弄了出來。

  張啟以前也試著耕種過,無論是手感還是省力程度,都符合張啟記憶中的模樣。

  上手一架,張啟將犁頭與犁架分開。

  這些耕犁並不是一體的,犁頭與犁架都可以拆解,無論是搬運還是更換損壞的配件都挺方便。

  胡玲跟在他的身後,小心的問道:“君上,這..有什麼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