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佗荊軻 作品

第四百二十三章:兩王同車

  匈奴騎兵走在前面,已先過橋。

  剩下的兩千多代卒還要運送著一路所吃的糧食,速度較慢,落在後面,正緩緩渡河。

  軍中幾個上位者已經搶先到達北岸,他們爬上一處土坡,佔據良好視野,眺望緩慢過橋的大軍。

  “代王還是太過仁義,安陽乃是大城,人口近萬,只要咱們將城中糧秣盡數燒淨,留下這近萬饑民給秦軍,便是大利。”

  土坡上,燕王喜想起他被否決的提議,不由惋惜的搖了搖頭。

  旁側,陳餘跟著點頭道:“燕王此策確實是好。如今地中糧食尚未成熟,一把火燒了安陽存糧,安陽之民便無糧可食。”

  “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讓秦軍抵達時不能就地徵糧,反而秦軍想要穩定代地民心,還得拿自身的軍糧來反哺安陽之民,如此就可讓秦軍糧草不繼。”

  “若是趙佗吝惜糧食,不願放糧於民,則民心必不歸秦,讓秦軍就算北上追逐吾等,後方也難以穩定,此真乃一箭穿二鳥之策。”

  “安陽雖過,治水以北尚有幾座城邑。依我之見,不如將無法守住的城邑糧秣盡數燒了,留給秦軍煩惱。代王若是怕汙了名聲,大可先率代軍先走,將燒糧之事交給匈奴人,這樣一來就能不停削弱秦軍……”

  聽到這話,代王嘉鐵青著臉道:“吾乃趙氏子孫,不能守土為國,反而要前去投靠胡人,已是丟儘先祖之臉,安能再自燒子民之糧,如此作為,吾還有何面目稱為代王。燕王、陳君勿要再說此言。”

  陳餘聳聳肩,閉上了嘴。

  他乃魏人,魏與匈奴不接壤,更別提什麼仇恨,故而陳餘對結盟匈奴並無反感。

  至於燒代人之糧,對他這個魏人來說更是無所謂了,只要能給秦軍造成麻煩的事情,他都樂於去幹。

  燕王喜則是看著代王嘉直皺眉頭,眼中已有不滿之意。

  這小子,還放不下道德準則,認不清形勢啊。

  代王嘉不管兩人目光,只愣愣的看著遠處。

  那裡,一個剛從安陽強徵來的十多歲少年,在過橋時,似乎想到馬上要背井離鄉,與胡人為伍,不由哭泣著,想掉頭回去。

  身側代卒呵斥,少年激憤下動手,演變成一場廝殺。

  不一會兒,少年的屍體便被扔到橋下治水中,隨著渾濁的黃水流向遠處。

  “離鄉土而北遁,落到依靠胡人的地步……我的代國……我的趙氏啊……怎落到如此地步?”

  “若昔日先王不廢我太子之位,讓我接任為趙王,豈能有今日之事發生。”

  代王嘉看到遠方那一幕,想到昔日趙國強盛之時的壯景,不由悲從心中來,仰天長呼。

  “嗚呼,趙國之亡,實亡於先王無眼,廢長立幼!先王誤國,趙遷誤國啊!”

  就在代王嘉捶胸頓足,悲悽哭泣之時。

  治水上正在渡河的軍隊,突然混亂了,各種尖叫聲此起彼伏。

  “秦軍!”

  “是秦軍來了!”

  恐懼的叫聲在這原野中傳蕩。

  代王嘉立刻擦乾眼淚,轉頭望去。

  果真見到安陽方向,有漫天煙塵滾滾,飛揚的塵埃中有黑甲騎士隱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