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佗荊軻 作品

第二百七十二章:寢宮夜問

  宴飲完畢,秦王先走。他從大殿到這裡要一點時間吧,換衣服又要一點時間吧,再到趙佗奉命走來,這中間的時間恐怕剩不了多少,

  就這樣,他還要在榻上閱讀簡牘,也不怕累著。

  而且光線這麼不好,還看竹簡,眼睛撐得住嗎?

  趙佗心中吐槽,面上卻保持著恭敬,垂手侍立。

  很快,秦王政將竹簡扔下,舒服的伸了個懶腰,這才向趙佗望來。

  “你可知我找你何事?”

  秦王政開口,面容很平靜。

  趙佗搖頭道:“臣不知,猜想大王或是想聽臣講楚地的故事?”

  秦王政啞然失笑。

  “你這小子,寡人難道就為了聽你講故事,特地喚你深夜入宮不成?你還是把你那些故事留給其他人聽吧。”

  趙佗尷尬一笑,那個“其他人”,他是清楚的。

  不過秦王政這一笑,倒是讓剛才嚴肅的氛圍輕鬆了不少。

  他坐起來,沉聲相問:“寡人召你前來,是要問你一個問題。如果不弄清楚,寡人徹夜難眠。”

  “你……是如何知道熊啟會背叛?”

  趙佗深吸口氣,果然是這個問題,看來李信回咸陽後,將當初的事情一五一十的稟告給大王了。

  因為趙高早有提醒,趙佗毫無猶豫,開口道:“因為臣認為熊啟作為一個楚國公子,或許會坐視楚國滅亡,但絕不會親手去將其毀滅。他主動請求去淮陽坐鎮,聯絡楚國貴族,欲要覆滅楚國,這不符合常理。”

  秦王政澹漠道:“他雖有楚王血脈,但也有秦國王族血脈,更是從小生在秦地,為我秦相十年,你為何會認為他一直將自己當做是楚國公子,而非我秦國的昌平君?”

  趙佗抬起頭,昂首道:“因為扶蘇公子。”

  “扶蘇?”

  秦王政愣了下。

  趙佗回道:“臣與公子見過數面,見公子常身著楚服,談論楚國帛畫詩歌,觀其模樣,似被楚國文化侵染甚深。而據臣瞭解,公子似乎與咸陽的那兩個楚人走的甚近。”

  ….趙佗點到為止,沒有繼續說下去。

  他心裡對扶蘇默默說了聲對不起,為了解釋他為什麼知道昌平君會叛亂的事情,只能找這些藉口來進行遮掩了。

  不過這也是眾人皆知的事情,不管趙佗說不說都不會有什麼影響。

  秦王政眯起眼睛。

  扶蘇被昌平君和昌文君影響的事情,他很清楚,甚至還為此大發雷霆,訓戒了扶蘇好幾次。

  只是,他卻一直沒有在熊啟和昌文君身上多想。

  特別是熊啟。

  是了,他雖生在秦國,長在秦國,為秦相十年,卻一直沒有放棄那些楚人的東西。

  楚服、帛畫、楚人的詩歌……

  如果他的內心沒有認同自己是楚人,那為什麼還要接觸楚人的東西,並且用這些來影響他秦王政的兒子。

  熊啟一直認為自己是楚國的公子。

  這樣一個人,怎麼可能會主動去毀滅自己所認同的那個祖國?

  他主動前往淮陽,定是另有圖謀。

  只是。

  秦王政盯著趙佗,他覺得這理由還不夠。

  這種懷疑,不足以讓趙佗在平輿冒著風險去勸說李信,因為如果他判斷錯誤的話,誣陷昌平君的代價會很大。

  趙佗心知肚明,立刻拋出了第二個理由。

  “臣昔日伐燕歸來,受命為中郎時,曾被熊啟邀入府中……”

  趙佗開始侃侃而談,說他在熊啟府裡見到了許多楚人的東西,從而加深懷疑。更加重要的,則是熊啟曾經向他逼問過公輸之術。

  “熊啟曾逼問臣,是否有可以防禦巨砲之術,若是獻給他,可以為臣請功拜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