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兒 作品

786.秦時風韻(113)二更

秦時風韻(113)




項燕?




桐桐看過去, 對此人最初的印象是《陳涉世家》裡,陳勝說的那句:項燕為楚將,數有功, 愛士卒,楚人憐之。




而今,項燕就在眼前。




她鄭重行禮:“項國柱。”




項燕為俘虜,卻並不狼狽。他怔愣之後, 打量了對方几眼, 這才還禮:“秦長公主。”




“久仰!”桐桐請對方就坐,“請!”




回咸陽的路上,於道邊鋪設草蓆,彼此安坐。




項燕依言而坐, “長公主與項燕所見之女子盡皆不同。”




桐桐就笑:“將軍所見男子便盡相同?並非。女子與男子除性別之外, 無甚不同。我乃秦人,老秦人倔強、強悍,換言之,老秦人身上有一股子生愣勁兒, 明知不可為便要為,寧死亦要為, 肯捨命不肯回頭, 犟!此一點,與楚人有相似之處,楚人亦不服輸。”




項燕亦笑:“長公主亦知楚人不服輸。”




桐桐點頭, 一臉的悵然:“蠶佩服柱國!今日跟柱國說幾句小覷天下英雄的話, 而今五國,唯有楚國最難攻克。”




不僅是而今楚國難攻克,便是歷史上, 楚國亦是最難攻克的。




李信率軍二十萬,大敗而歸。秦不得不調王翦,王翦攜軍六十萬,乃攻克。




六十萬這是多大的體量?




此次在秦國境內作戰,最多隻能調集七十萬人馬。而秦軍開赴楚國,帶走六十萬,這幾乎是將能調動的盡皆調動,可謂傾巢而出,結果打了個兩敗俱傷,險勝。




桐桐看著項燕:“將軍,這般征伐之下,滿目皆瘡痍。諸侯征伐五百餘載,當止兵戈、安天下。”




“我乃楚人。”




桐桐笑了:“今日是楚人,明日便能是秦人。”




“休想!”




桐桐注視著對方,“將軍為何忘了,將軍祖上乃是項國人!後項國被魯國所滅,魯國又被楚國所滅。魯國滅國那一年,久遠麼?那一年,贏蠶九歲,嬴政五歲。而今,贏蠶亦不過雙十年歲而已,我大王亦才十六歲。將軍祖上有項國封地,將軍為何不恢復封地重建項國?將軍故國亦可說魯國,而將軍為何不自稱魯人?”




她搖頭:“將軍,您為楚人,亦可選擇此一生皆為楚人。而您之子,您之孫,終將會成為秦人。一如您忘了項國、魯國一般,他們亦會忘記楚國。”




說完,便站起身來,朝對方再行一禮,而後轉身走了。




項燕坐於原地,久久未動。




王翦問說:“殿下,此人可能投效?”




桐桐搖頭:“不會!”歷史上五國伐秦亦以失敗告終,項燕率軍十萬,全軍覆沒,只他回到了楚國。




不同的是,彼時他未被俘虜。




而今,並無不同,終歸是要送他回楚的。




他若不歸,他如何跟鄉勇交代;他將來若不死戰,他何以對得起戰死的將士。他若不因死戰而死,他的族人,他的子孫將無以在故地生存。




這是他的選擇。




到了他孫子項羽身上,選擇自刎,因為:無顏面對江東父老。




此時,此話放在而今項燕身上,又何嘗不對?




他必定日日時時自問:何以面對江東父老!




此歸去,有母親問他要兒子,有妻子問他要丈夫,有孩子問他要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