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不渡 作品

第七十四章 元祖四強之悉達多

因此,當他們意識到人類體內的力量後,便開始了進化!

古希臘的賢者他們遵從唯物主義推崇鍊金術,將自己靈魂與基礎的元素結合,掌握了大自然的力量,堪比昔日的諸神;中東的限制發現了人類靈魂中的奧秘,他們汲取每個人的磁場力量從而實現不斷的轉世;東方的智者們修煉成不死的陽神,甚至其中有一位直接進入了那位大地之母的夢境之中與其對話;而古老的佛教之主更是進一步領悟了磁場力量的本質.

“宇宙力量!”

行走在軸心時代的至強者,也是這個時代真正的強者,雖然他們的肉體無法跨越千萬裡的距離交流,但是同處這個時代的智者們能夠感受到這個時代磁場的變化,這種變化刺激了人類的大腦能夠更加的活躍,他們的思維轉動起來比過去也更加快,這是當初大洪水淹死了無數生靈後的逸散。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會被這種磁場力量刺激,但是弱小卻擁有智慧的人類能夠更加快速的接收到這種刺激。

北天竺恆河流域,受益於優異的自然環境,如今正是當時世界文明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十六大國在此爭雄。

釋迦牟尼本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羅衛國的釋迦族人,釋迦族不斷受到強鄰的侵略威脅,地位十分脆弱。作為沒落部族的王子,面對國族暗淡前景,他深感痛苦,而“四門遊觀”事件是直接導致釋迦牟尼出家的導火索。

等到了釋迦摩尼十七歲的時候,久居深宮的悉達多突然想要出遊,見識更廣闊的天地,於是他帶著隨從和宮女離開了王宮。

期間,悉達多一共出遊了四次。

第一次,他遇到了一位年邁衰弱的老人,意識到了生命將有終結的一天;第二次,遇到了備受疾病折磨的病人,見識到了生命的脆弱無力;第三次,看到了真正的死亡送葬的過程,發現人與死亡相伴相隨。

這讓他倍感痛苦,他思考:為何人需要經歷生老病死?

直到第四次,他遇見了一位與他有著同樣想法的修道之人,這讓悉達多意識到想要擺脫生老病死就必須出家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