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黍離 作品

第107章 盧多遜:趙普也該倒了

  “四十又四了吧!”王寅武道。

  盧多遜:“趙普在這個歲數之時,可已經正式拜相了!”

  大概是為了穩定王寅武的軍心,盧多遜繼續道:“我瞭解王兄的顧慮,不過是認為他為相近二十載,根深蒂固,勢力龐大,不便對付。

  這是事實,然在我看來,這也是他最大的破綻。王兄可曾想過,在乾祐年間,大漢宰相如走馬換燈一般換了一任又一任,為何進入開寶之後,卻能讓趙普一人把持相權二十載之久?

  難道趙普之經世之才,冠絕當代,舍他無人?難道乾祐時期,那些高居政堂的賢臣明相,都不如趙普?”

  “這是何故,煩請指教!”王寅武的興致被完全勾起來了,拱手抱拳道。

  此時,盧多遜眼中看到的彷彿不是江景,而是大漢這三十年的政治變遷,喝了口酒,悠悠然道來:“虞國公如何?那可是陛下的良師益友,被陛下稱為乾祐第一明相,結果如何,開寶之後,卸任釋權,閒置十餘載,悄然而逝。

  至於楊、馮、李、範幾相,哪個又沒有宰相之才,但又有哪一個能長居相位?我仔細研究過乾祐時期陛下的用人,最終得出一個結論,乾祐時期,那是開拓時代,是大進取、大有為之時,陛下銳意進取,一往無前,在陛下前進的道途中,所有人都只能遵從順服。

  而那些名相,之所以陸續被黜落,其根本緣由,還是與陛下意志相悖。楊邠、馮道的情況我不是太清楚,但李濤、範質二相,卻是明顯在治國政略上有陛下有衝突。至於虞公的落寞,雖然有些耐人尋味,但也不離其由。

  至於趙普,我只能說他是鴻運當頭!開寶年是鞏固守成的時代,與乾祐時期的積極進取相比,完全是兩種狀況。

  雖然在開寶年,大漢南征北戰,開闢了大片疆土,但自上而下,都是以守成維穩為主。而陛下,也由開拓之主,逐漸轉變為守成之君,更加傾向於穩定,不論是朝局,還是天下。

  趙普被陛下選中了,並且慣會逢迎,因而能久居相位,沒有陛下的支持,他早就為眾所攻,落魄卸任了。”

  王寅武眉頭緊皺地聽著盧多遜絮叨這些,眼神中的迷惑色更重了。

  注意到他的表情,盧多遜還是不疾不徐地道:“然而,二十年,實在是太久了。以陛下之雄猜,竟然能容忍人臣居相如此之久,不得不說,實在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