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183章 開枝散葉

    爺爺的授課,平實而易於理解。

    這才是真正的授課方法,自己那種講故事的方式,更接近投機取巧。

    盧嘉錫的講課時長為一百二十分鐘,中間無停歇,無人退場。

    中間,盧燦上臺給他添了兩次水,讓老爺子借喝水機會歇歇。

    進入二十分鐘現場問答時間,講堂內的氣氛再度活躍起來,不少學生和聽課的講師,都在舉手。坐在盧燦身邊的威爾瑪教授,單手撐在下巴上,腦袋向盧燦這邊側側,輕聲笑道,“維文,有關東方古哲學,一直是東方研究院所欠缺的,你爺爺......有沒有可能接受我們的聘請。你知道的,我說的不是榮譽教授,而是授課講師。”

    “可能性不大。”盧燦看看他,笑著搖搖頭。

    這個結果能想到,威爾瑪院長也只是隨口一問,不過,還是可惜的搖搖頭。

    “勳爵,你想要重振東方研究院......為什麼不走一趟香江?也許,港中大和港大,很願意與你們進行更深層次的教學與交流合作。”

    威爾瑪院長挑了挑眉,手掌攤了攤,表情似乎有些無奈。

    雖然沒有說話,可盧燦讀懂了他的表情——沒錢。

    這次來英倫,與劍橋大學打的交道很多,盧燦漸漸摸清楚劍橋的窘境。劍橋大學並不缺捐獻者,但是各家學院之間並不相同,像國王學院、三一學院這類知名的院系,很少為款項發愁,可是,沒什麼影響力甚至日趨衰落的東方研究院,想要拿到捐贈,那就真的很困難!

    要不是東方研究院的經費著實緊張,他怎麼能從李約瑟教授那拿到《象雄大藏經》?又怎麼能讓杜希德教授“為三鬥米而折腰”?

    想到這,盧燦微微一笑,“勳爵,你可以試著擬定一個合作項目,去香江走一趟看看......”

    威爾瑪一怔,因為他發現盧燦的

    笑容,有點邪魅。

    有些話,盧燦沒法和威爾瑪院長說得太透。

    整個八十年代,香江的資本階層和文化階層,幾乎都在焦慮、彷徨和反覆橫跳中度過。這種情緒的產生,是基於華人傳統文化之根和血脈歸屬感,與英國統治香江一百四十年的現實影響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之間產生的矛盾衝突。

    基於這種情緒,香江的資本階層一邊在國內大規模做慈善,一邊在英國大規模投資轉移資產,而文化階層一邊為迴歸唱讚歌,一邊又提出各種各樣的能保障自己的條件和建議......

    盧家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想想盧家在國內、北市以及這次的英倫投資,就是基於這種焦慮而產生的非自願性但必須自願的投資行為。

    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九十年代,港資大規模奔赴國內投資做投名狀才稍稍降溫。

    這會兒,如果港島的那些資本家和文人,聽說劍橋大學的院長帶著一個合作項目來香江,你猜他們會如何表現?呵呵,還用猜?該項目絕對被他們安排得妥妥帖帖,甚至連項目資金都給準備好!

    盧燦知道,但不能明說。

    這會顯得香江資本階層和文化階層有點“賤”,也顯得盧家有些“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