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124章 客座教授

    後晉之後為後漢,創立者為劉知遠。

    後晉沒啥可說的,只有三年國祚,很快在公元950年被朝廷大將,天雄軍節度使郭威所取代,建立“周”,史稱後周。

    後周存世時間十年,公元960年,趙匡胤“黃袍加身,陳橋兵變”,宋朝取代後周。

    簡單捋一遍五代更替史,就能發現,契丹或者說遼國,在五代更替過程中,發揮巨大影響力——後唐、後晉為契丹人所滅,後漢建立也是契丹人扶持,後周取代後漢時,頻頻遭遇契丹人的威脅。

    當時,契丹兵強馬壯,又掃平後院隱患渤海國,絕對是中原王朝需要仰視的存在,再加上各地藩鎮割據勢力相互征伐,混亂不堪。也就是說,遼國當時是有實力平趟中原各大勢力的。

    這就是盧燦所說的“機會”。

    那麼問題來了,遼國為什麼沒去做?

    難道遼國沒有侵吞中原的想法?

    當然不可能!

    遼國一直在做南下統一中原的準備,之所以沒能成功,只能說他們對於“時機”的把握,很差勁,另外還欠缺一些運氣。

    遼國滅後唐時,遼太宗耶律德光曾經有想法常駐中原,不再回草原。

    當時後唐興平公主的駙馬,降臣,南樞密院丞相、幽州節度使趙延壽建議,先經營幽雲十六州,以之為攻伐基地,徐徐圖之。又云,此時需要收納石敬瑭之心,不適合逗留洛陽不走。

    恰逢此時,契丹軍隊在洛陽各種搶劫,與石敬瑭的後晉軍隊產生衝突,民怨沸騰......

    於是,遼太宗耶律德光做出一個讓他後悔終生的決定——回兵上京。

    又過十餘年,遼太宗再度出兵,滅後晉,俘虜石重貴。這一次,他認為時機完全成熟,決定不再離開開封。可是,天不假年,就在滅後晉不到一個月,遼太宗因病逝世。契丹國內再度面臨繼承人之爭,契丹軍隊惶惶然撤軍,給劉知遠建立後漢的機會。

    遼國一統中原的夢想,就此完全破滅,此後再無機會。

    儘管遼景宗、蕭太后都曾經發動過傾國之戰,想要消滅看似孱弱的宋朝。

    但是,時不再來!

    此時的宋朝,已經逐漸統一南方,擁有極大的戰略空間和戰爭潛力,更何況,宋朝初立,功勳當道,君敢戰,將請出徵,軍隊血氣未冷,朝臣上下一心。

    遼國自然也就只有拿了個“澶州之盟”,退回上京。

    再往後,遼國逐漸衰落,屢起叛亂,西夏乘勢崛起,形成“三國之勢”,彼此合縱連橫,遼國更不敢輕舉妄動。

    遼天慶十年、宋宣和二年、金天輔四年,金軍攻克遼都上京,大遼覆滅。

    盧燦娓娓道來,雖然簡略,可邏輯清晰,節點明確,分析恰當,聽得塞爾瑪教授眼睛發亮——這種科普類的東方史學,讓人耳目一新。

    真是一位讓人欣賞、知識淵博的年輕人!老頭子暗讚一聲,不過,他很快又笑著問道,“那金國呢?金國可是將前宋趕到南方,成為偏安一隅的割據政權,他們也沒有能力完全消滅宋國?”

    這就是歷史上頗為有名的“金滅北宋之後,為何不南下滅南宋”的問題。

    這一問題,後世網絡上有著太多的回答,盧燦不打算細說,再細說,本章就成了歷史教材......

    “金國滅前宋可以,想要滅南宋難!可以說,他們做不到。”盧燦屈起四根手指,逐一展開。

    西亞、歐美人在研究中國史時,很多稱呼和認知,與中國傳統正史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