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1086章 後村之謎

盧燦的用意,真的是這些嗎?

不知道,沒人猜到!

不過,此時的盧燦已經欣賞好幾件蒲家藏品,說實話,有點失望。

在他的潛意識中一直認為蒲家應該留存有一些來自唐宋的中高古藏品,但已經看過的幾件中,全是明清時期的藏品——雖然也很有價值,可畢竟沒有中高古藏品的厚重。

這種想法,在古玩收藏中其實是不對的,中高古藏品的價值未必就比明清藝術品價值高,但是,在文博圈中,兩者的價值體現迥然不同。這就是文博圈與古玩圈的區別。

現在的盧燦,正在由古玩圈往文博圈過度的階段,才會有類似的念頭。

等盧燦捲起最後一件畫軸,蒲華成環抱著胳膊,笑眯眯問道,“盧老闆,這些藏品,可還入眼?”

“都挺好!都是精品!”話雖如此,可其中敷衍之意,誰都能聽出來。

柯嘉遜詫異地看了盧燦一眼,笑呵呵插話,“也就你眼光高,蒲叔家的這些藏品,我看著都眼饞!”

柯嘉遜很年輕,對當年殘酷的左右之爭,沒什麼記憶,再大一些又被送去英國讀書,故而對馬來華人的派系對立,印象不深刻。他倒是知道家族與黃家關係不好,但在他看來,這些都很“幼稚”——馬來華人自己都生存艱難,還搞什麼內鬥?為什麼就不能擰成一股繩?

這算是年輕人的理想化,原本歷史上,他也正是基於這一想法,在茅草行動之後,憑藉柯家的龐大影響力,重整馬華公會……雖然沒能將馬來華人擰成一股繩,但確確實實要比之前的一團散沙要好不少!這其中,有茅草行動給馬來華人帶來的反思作用,同樣也有柯嘉遜一腔熱血衝勁的促成。

盧燦擺擺手笑道,“不是虛言客氣,藏品確實不錯,每一件能是拍賣會壓軸級,更重要的是這些藏品有品位,能拿出來不斷回味品讀。”

這個評價已經很高,蒲華成父子各自露出笑容。蒲華成更是捋捋鬍鬚,抬手指了指桌上的幾件藏品,“盧老闆過獎,柯少爺抬愛。兩位要是喜歡,我可以勻給兩位,一人一件。”

“那我可當真囉~~”柯嘉遜喜笑顏開,手掌搭在那件張廷玉手卷《明易二十四節氣歌》。

這種作品,一向是大家族收藏的首選。

盧燦瞅了他一眼,又回頭對蒲華成笑了笑,“蒲家應該還有比這更珍貴的藏品吧……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停頓片刻後,又聳聳肩,“如果很為難,那就算了。”

蒲華成父子一愣,不知道對方哪兒得知的消息,因為盧燦的語氣,雖是疑問,可是聽起來很篤定。

“盧老闆為什麼這麼說?”蒲華成眯著眼笑問。

“蒲家傳承八百年,雖有波折,底蘊深厚,讓人歎為觀止。”盧燦笑著抬手指了指東牆的照片,“這幾幅雙鉤人物畫像,冠冕厚重,綸巾飄逸,不像匠人畫師所做。”

“我沒猜錯的話,這幾幅令祖之像,雖然不是原件,但也應該是對著原本畫像拓印而來。這說明……尊先祖留有後手……如果我沒猜錯的話,蒲老,您這一支應該是從占城遷來柔佛的吧?”

盧燦確實很篤定。

蒲家先祖是阿拉伯人,來東亞的第一個據點就是占城,之後是廣州,再到泉州,達到家族最輝煌的頂峰。挺進中原的二百年曆史中,蒲家從未放棄“海上貿易”,這樣的家族,肯定很清楚占城在海上絲綢之路貿易中的重要性。也就是說,蒲家一直有一支族人,定居在占城。

蒲華成就是這支族人的後裔。

這支族人雖然也會受到一定的牽連,但基本上還能保有一定的財富以及家族傳承。

盧燦還有一個證據,那就是蒲家先祖抵達柔佛的時間,大約與清朝剿滅“大越莫朝”的時間相近。清朝剿滅莫朝的原因,是莫朝支持吳三桂反清。

占城蒲氏極有可能捲入這場爭鋒,為了躲避清朝追捕,不得不從占城遷到更南方的柔佛。

之前的證據已經足夠,這一條就沒必要說出來,畢竟,這對蒲家而言,不太光彩。

“見微知著!盧先生果真名不虛傳!”蒲華成愣了片刻後,搖頭感慨,又道,“確實有一件東西,是先祖傳下來的……我這就去拿!”

倒也坦誠。

他彎腰從展櫃下方的儲物櫃中,抱出一隻不大的錦盒,擱在會議桌上,揭開包裹的綢布,露出一隻楠木匣。楠木匣很老舊,看起大小,應該是書函。

柯嘉遜也湊了過來,只見蒲華成將書函的抽蓋抽了出來,露出一本黃絹封皮卻發褐略顯陳舊的摺子書——像奏摺一樣的經摺本。

藍色發白的籤頁上,寫著書名,小篆體,他不認識,連忙問盧燦,“這是小篆?你認得吧。”

當然認得,盧燦笑了笑,“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經。”

柯嘉遜兩眼茫然,“這是什麼書?”

他雖然對中華傳統文化有所研究,但道教經典顯然是他的知識盲區。

盧燦目光盯在這本經摺上,隨口答了一句,“南北斗經,聽說過嗎,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北斗經。”

《北斗經》屬於道教聖經,作者不詳,這本經書被《資治通鑑》所記,最早出現在後唐莊宗年間。據傳聞,後漢永壽元年,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分身降世,為張道陵講說《南北斗經》,張道陵自此得道,創五斗米教。

後人又在《南北斗經》的基礎上,偽作《東鬥經》《西鬥經》和《中鬥經》,遂有五大斗經之名。五大斗經是道教集三清六天部眾之源流、神職身世及靈應文治等事項的專書;也是尋星算命術和道教密語修持秘法的重要典籍之一。

五經中,《南北斗經》所記錄的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文化中的天文占星內容以及部分的道家養生修煉之術的相關知識,較其它三鬥經更權威。

盧燦是隨口而答,他的目光卻落在這本經摺封皮的右下方紅色斑駁鈐印上——依稀能辨認出六個字“玉局提舉典本”。

這六個字可不簡單!

所謂“玉局”,是五代至宋時期,蜀地有名的道觀。

《資治通鑑·後唐莊宗同光六年》所記:“蜀主詔於玉局化設道場”。這意味著早在五代後唐時,玉局道觀已經存在。

北宋官員彭乘所作《修玉局觀記》記載:“後漢永壽元年,李老君與張道陵至此,有局腳玉床自地而出,老君升坐,為道陵說《南北斗經》,既去而坐隱,地中因成洞穴,故以‘玉局’名之。”

局腳玉床,是四足為彎曲的玉製坐榻。

也就是說,這座道觀以道德天尊分身降世時所坐的玉質坐榻而命名。

玉局觀很有名,其一是因為這裡傳說是老君傳道,張道陵得道之地,堪稱道教聖地;其二是玉局觀為後唐乃至宋朝的官方道觀,提舉西南道統,很權威;其三是玉局觀提舉,也就是管事的人,有不少名人名家,譬如蘇東坡就曾“提舉玉局”。

道德天尊傳道張道陵,地點就在玉局觀,傳道的內容是《南北斗經》,很自然,《南北斗經》必然是玉局觀的經典之作。

這本書怎麼會出現在馬來蒲家?

要知道,這可是“典本”,也就是官方樣本!天下的北斗經,都要以此為樣!

“這本書……怎麼會出現在您家?”

這次,盧燦忍不住出聲相問,同時,戴著手套的右手,已經探向木匣中的經書。

蒲華成笑笑搖頭,“我也不清楚,但應該與後村居士有關……”

經書很輕,折封絹帛有明顯的脆化,似乎只要用力捻一下就能碎成粉末,嚇得盧燦連忙又將經摺輕輕放在桌上,連蒲華成剛才的話都沒聽清,再度扭頭問道,“蒲老,這本經書的木匣……您有多久沒打開?”

蒲華成被盧燦的語氣嚇一跳,探頭過來,“有個四五年……怎麼了?”

四五年?還好!盧燦遂即解釋,“絹本和紙質藏品,有個奇怪現象。經常賞玩容易損壞,但長時間密封不被人接觸,更容易自毀。至於原因,暫時還解釋不清。饒老做過這方面研究,他認為可能與人體自身磁場有關,俗稱人氣。”

這種現象不難理解,如同房屋,無人居住的空房子,腐朽的速度超快!有人居住的房屋,雖然看著一年年破舊,但依舊堅固結實。

眼前這本經摺,是蒲家珍愛之物,常年被密封在楠木匣中不見光線,隔絕空氣,導致盧燦入手時有種一碰就碎的感覺。

蒲華成驚訝地搓著手,“這本經書……沒事吧?”

盧燦又揸開五指,在封皮上按了按,好在只是感覺,暫時還沒有破碎之慮,但他還是給出建議,“最好送去專業機構,做一次保養。”

小心翼翼地翻開封面,外裱絹紙本——在紙張的底部裱一層薄絹,起到襯托加固的作用。內頁紙張並沒有如同其它經摺本那樣迅速彈起,說明內頁絹帛的彈性也消失殆盡。

確實需要保養。

內頁同樣為小篆,字體空隙處,見縫插針般蓋著不少鑑賞印。

盧燦目光掃過一遍,目光聚焦在封二貼紙的兩枚印信之上。

一枚是瘦金體陽文印“後村居士”,也就是劉克莊。盧燦忽然想起剛才蒲華成的話——這本經書流落到蒲家可能與後村有關。

是的,劉克莊與蘇軾一樣,都曾任職“玉局觀提舉”。

南宋末年,局勢危如累卵,劉克莊將這件“玉局提舉典本”從玉局觀帶走,應該不難。他和蒲家是至交,在他去世之後,這本經摺流落到蒲家,是有可能的。

在這枚印章的旁邊,鈐印著一枚紅色的“靈”字翻版。

這個圖案,盧燦熟悉得很——正是墨家鉅子令墨玉戒指表面的“靈”字古篆體!

只不過因為鈐印時,字跡相反,變得難以辨認!

觀察印泥著色,怎麼看都與劉克莊的“後村居住”同出一款,都色澤偏沉,有一種血漬風乾後的黑紅。這是宋代川地印泥的特色——含汞量偏高的硃砂印泥,時間久了就是這個鳥樣!

難不成後村居士劉克莊和墨門隱宗有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