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1013章 香江電影

 過去的一年中,縱橫影業製作及發行或協助發行四十九部影片,含境外影片,總票房為3.39億港紙,約佔去年香江總票房的17%。

 全資控股子公司為《天天日報》集團,天天集團旗下又有一家出版社、兩家大眾娛樂類雜誌、一本電影雜誌、一本生活類雜誌以及一份發行量不足兩萬的英文報紙。

 天天日報分早間版和晚間版,平均日發行量16萬份左右,港島報刊發行排在第三,僅次於《東方日報》的24萬份和《星島日報》21萬份,比金老先生的《明報》的13萬份要強一個檔次。

 第三大產業是正在控股的邵氏院線,港島有23家影院,控股或加盟的東南亞地區影院則有257家,基本上能保證東南亞主要國家覆蓋。

 邵氏院線旗下又有兩家發行公司和一家數據調查公司等六個附屬機構。

 第四就是亞洲電視臺,第五是香江商業電臺。這兩家公司,縱橫影業只是參股,不負責運營。

 這些只是縱橫傳媒在港的產業,境外,還有參股的美國安培林娛樂以及英國的松林製片集團。

 盧燦簡略地翻看一遍資料,有些失望——如果拋開境外的收益,縱橫傳媒香江本部去年的利潤剛剛過八千萬港紙。別以為這很多,這可是縱橫傳媒旗下五大公司的聯合產出,還不如安培林娛樂一部電影賺得多。所以說,單純靠傳媒,根本賺不了大錢!

 當然,這話肯定不能說出來,不僅不能說,還得表揚。盧燦將一堆資料疊起,“幹得不錯!”

 陳羽蓮的笑容中有些傲嬌,將泡好的綠茶往盧燦面前推了推,“這兩年香江電影很熱,有不少臺北和東南亞的資本進來,還有一些地下黑錢……”

 對於香江電影的未來,盧燦比誰都清楚,這不是還有十年黃金期嘛。他捻著手指想了會,笑道,“沒事的,潮漲潮退,很正常,杜絕不了。”

 “不是呀!這些人不老實,不講規矩。我旗下的導演監製,被挖走好幾個,要不是我們有院線,我都愁死了怎麼開片……”

 這還真是個問題。盧燦揉了揉眉心,他熟悉大勢,但對香江電影市場的發展細節,一點也不瞭解,憑感覺給了個建議,“你可以主動吸引這些資本加入,做資金拼盤,用來投資電影,每兩年給他們分紅一次。如果資金拼盤量太大……可以考慮好萊塢。你這次不是要去洛杉磯嘛,順便關注一些投資項目,有機會的話,將拼盤資金引入。”

 “賠了怎麼辦?”

 “涼拌!投資基金,有賠有賺,他們不會連這道理都不懂吧?”

 有傳言正是八十年代末境外熱錢湧入香江製片業,導致香江電影粗製濫造情況加劇……盧燦沒研究過這些,但肯應該有一定的關係,所以,將部分熱錢引流到好萊塢,是不是能讓香江電影多續命兩年?

 天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