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977章 檳城公約

 譬如南洋華人支持革命和國內抗戰,幾乎是檳城公約勢力的頂峰之作。

 尤其是後者,當時正值陳嘉庚先生為檳城公約理事長,他不僅號召抵制日貨,還成立南僑總會捐贈各種物資,當時抗戰戰場上將近一半的戰鬥機都是南僑捐贈,又因馬來是東洋鋼鐵進口主要區域,他號召全馬十多萬華工罷工,表示“從此誓與敵人完全斷絕關係”,“不再供敵人利用”。

 這可能是檳城公約歷史上最輝煌的階段。

 等抗戰勝利之後,在外界壓力之下,內爭不可避免的到來。

 首先,檳城公約在抗戰時期所表現出來的巨大凝聚力,讓試圖重返南亞的各國殖民勢力極為忌憚,他們不可能允許這種威脅存在,於是策動本土勢力專門針對南洋華人勢力,同時又開始從內部分化。

 其次,檳城公約內部自身存在重重矛盾,大體分為三派,一派姓國,一派姓共,中間派以柯家為首,堅持自我,兩不相幫兩不得罪。

 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隨著四九年建國,檳城公約內部的鬥爭終於不可調和。

 以柯家和大李總等中間派,接受英殖民勢力提出的“新加坡自治州”建議,成為最大勢力,最終走出新加坡建國這重要一步。與共的陳嘉庚等勢力被驅逐北上,回國發展;親國的李世傑(愛國華僑李清泉的長子)、楊啟泰等人則被驅逐至菲律賓,他們的檳城公約牌被銷燬。

 這也是吳慶瑞剛才所說的“毀了九塊”的內幕。

 據盧燦所知,陳六使似乎也是檳城公約牌的擁有者之一,但陳家因為不同意“新加坡建國後的去漢政策”而遭到邊緣化,等陳六使先生去世之後,陳家也被收回公約牌。

 如同名片大小的銅牌很薄,正面右上角鏨刻著一朵簡潔的“卓錦萬代蘭”,一種配種的胡姬花,新加坡國花。這似乎在隱喻著什麼。

 正面是三種文字所鏨刻的公約宗旨“和衷共濟,堅明約束”。

 背面是十二個凹面人物頭像,只有輪廓沒有面目,應該是創建檳城公約的十二位首領。

 人物頭像的上方,則是公約牌序號:增補015。

 銅片極其樸素,如果掉在地上,不明內情的人估計都不願意彎腰撿起。

 但是,盧燦卻清楚這塊銅牌代表著什麼。

 他不僅清楚,新加坡政府投資基金,也就是號稱全球最神秘的“gis”基金公司,背後支持方就是顯存檳城公約勢力,還知道,新加坡中華總商會及馬來西亞華商總會,背後也能看到檳城公約勢力的影子。

 所以,雖然他不是很清楚檳城公約現如今還有多少實力,但能肯定,這家組織依然是南洋最頂級華商資本勢力組織,對於自己能收到檳城公約牌,還是挺開心的——這代表傳統的南洋華商勢力對自己的正式認可!

 自己辛辛苦苦佈局新加坡,不就是為了這一目標?

 在盧燦的最初商業佈局計劃中,香江和新加坡,是盧系資本的兩大基本盤。當然,兩者的重要性還是有所區分,香江的華人家族及資本,才是盧燦想要團結的力量,新加坡及周邊南洋華人資本,他並沒有期望過高,只是希望對方不和自己對著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