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968章 唐錢南下

    第968章唐錢南下

    翻看唐代289年曆史,不難發現,唐朝前期是皇室與世家門閥的博弈,中期是皇室對陣藩鎮割據,晚期更混亂,皇室岌岌可危,令不出宮門,地方勢力和門閥更是囂張跋扈,自立一方。

    武則天之所以能揚名青史,並不僅僅因為她以女兒身榮登九五之尊,更因為她是有唐以來第一位面對世家門閥對知識、經濟壟斷的情況下取得大勝的皇帝。

    李世民登上皇位之後,對山東門閥非常忌憚,出臺《氏族志》,意欲打壓傳統門閥勢力,結果,高士廉等人弄出來的《氏族志》,仍是一個抬高士族地位、貶仰庶族地位的“貴族譜”。

    唐太宗氣得吐血,卻又無可奈何,實在是以“五姓七望”為代表的門閥,力量太過強大。

    武則天輔政唐高宗李治時,安排官員重修《氏族志》,否定士族門閥政治,淡化門第的觀念,以在朝任職為標準,五品以上官員,不論原門第,一概入士流。

    她這一徹底打破門第觀念的做法,得到大多數的基層知識分子擁護,打通庶族的上升通道。

    乾封泉寶的推行,算是李治武則天夫婦打壓世家門閥的一系列計劃之一。

    據《新唐書·食貨志》記載,唐高宗武德初年,開元通寶錢所鑄不多,流通錢幣不足。

    究其原因,是地方門閥私自鑄造的“私錢”氾濫。這些世家門閥,在錢賤時收銅錢鑄銅像,錢貴時再化銅鑄錢,控制地方經濟。官方所鑄“官錢”的流通,受到嚴重干擾。

    唐高宗李治想要收回中央鑄幣權,聽從工部尚書閻立本之策,回收開元通寶模範,推出“乾封泉寶”,一枚當開元通寶十枚,由此來打壓開元通寶私錢的購買力,使私錢失去流通性。

    願望是好的,可唐高宗李治夫婦顯然不瞭解市場經濟。

    “乾封泉寶”的鑄造,在幣值上,並沒有等同於十枚開元通寶,所憑恃的不過是皇室的一句口令。商家不傻,十枚開元通寶的含銅量遠遠超過一枚乾封泉寶,故而,很多商家不願意收乾封泉寶,即便收取,他們也會變相漲價,導致“谷帛騰貴,商賈不行......”

    好事變壞事。

    次年二月,李治給自己找了個臺階下——“高祖鑄開元錢,在太宗貞觀鼎盛之時都未更改,自己卻鑄新錢取而代之,恐違天意,便即令收回新錢復行開元,予以儲存以作萬代之法。”

    也就是說,迫於無奈,唐高宗李治在八個月後,中止“乾封泉寶”的鑄造,改為開元通寶。

    聽盧燦講史是一種享受,他不僅會講述文物自身的特點,還會將歷史背景、前因後果,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娓娓道來,即便是不懂歷史的人,也能聽得津津有味,譬如穆方。

    穆方很小就來新加坡,新加坡的教育體系中可沒有專門的中國歷史課,只有世界史中有一些小篇幅介紹。故而,穆方對中國歷史瞭解不多,聽完盧燦講述,不由得追問,“阿燦哥,聽你一說......這枚銅錢很值錢?還有......它怎麼跑到印尼中爪哇婆羅浮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