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784章 蔡家來意

 也因此,當三叔蔡萬霖提出將手中的國泰塑膠以及十信的股份,置換蔡辰洲手中的國泰人壽股份時,蔡辰洲忙不迭的答應下來。在他看來,石化產業是未來二十年的黃金產業。

 促成蔡辰洲做出這一決定的,與盧家有一定關係!

 1983年,盧系資本前後三筆合計七十五億新臺幣的龐大投資,注入高雄石化產業園區的多家企業,譬如臺塑和中華石化,以及臺北瀝青材料集團等。盧系資本在高雄石化園區的巨大投資,無形中拉動臺北石化產業,也增強了蔡辰洲的信心。

 實際上,任何國家及地區的石化產業,都屬於長線投資產業,短時間內不可能見到利益。故而,蔡辰洲的國泰塑膠股票,在短時間暴漲之後,很快再度陷入泥淖之中。

 蔡辰洲為了穩住國泰塑膠的股市,利用手中的第十信用社資源,採取人頭貸款、串通其部屬或假冒他人名義貸款等多重方式,陸陸續續從第十信用社挪用了三十六億新臺幣儲蓄金。

 牽一髮而動全身。

 十信案的蓋子被揭開之後,財政部、央行以及法務部組成特別調查組,清查蔡氏家族各大金融機構。更多弊案被揭開,如蔡辰洲在商業土地、房地產以及金融市場的多次投資失敗,蔡辰男的幾次投資失誤,都存在違規行為,遂即都被一一曝光。

 五月底,調查組的清查結果為——蔡氏所屬的國泰信託集團的關係企業,賬面上存在有將近一百五十億新臺幣的不良貸款!

 為了謀求大華銀行貸款,蔡辰洋沒有選擇隱瞞,說得很詳細。

 真不真的……對於盧燦而言,沒關係,如果要注資——沒錯,盧燦的想法是趁機拿下國泰金控,德銀投資和大華銀行肯定會派專項小組入駐國泰,向地檢署以及臺北金管部門瞭解整個事件經過,最終肯定能拿到最真實的材料。

 盧燦一邊聽蔡辰洋講述,一邊搓著手指,心底在琢磨,究竟是否合適介入?

 另一邊,王永斌眉心微蹙。昨天盧燦打電話說這事時,他就安排人查找過相關資料,對於此時注資國泰金控,王永斌是持反對意見。

 原因很簡單,蔡家的聲譽壞了!連帶著國泰金控和國泰人壽的聲譽也出現危機!此時注資國泰,顯然不是一個好選擇——想要重新培養聲譽培養市場,費時費力不討好!

 蔡辰洋說完,王永斌見盧燦依舊在沉思,便笑著端起茶盅,“蔡少,喝茶!沒有過不去的坎兒,總有辦法解決的!”

 蔡辰洋同樣是精明人,一聽這話,就知道王永斌在“甩好話”,而“甩不值錢的好話”往往意味著推諉,他的臉色變得更加陰鬱。

 盧燦醒過神,面帶微笑,也端起茶杯,衝蔡辰洋舉杯示意,同時問道,“凱萬,你這次來香江……什麼打算?”

 原本已經失望的蔡辰洋,頓時來了精神——盧燦的追問,說明他並沒有徹底關上大門。

 “哦,我希望用蔡家的產業,抵押給大華銀行,貸款四十億新臺幣。您看……”

 抵押貸款?盧燦可沒興趣!不過,業務總是慢慢談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