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705章 蛛絲馬跡

 隔天再見面,宗越帶來他所藏的《黃靖庭秘錄》。

 盧燦大略地翻看過一遍,沒什麼了不起的內容。

 一篇約五百字的《黃靖庭傳》,再加上二十來篇墨家自秦漢以來的行事輯錄,這些輯錄也並非正式歷史,多數都為“據考”“據傳”等野史口傳。

 不過,有一條消息倒是讓盧燦有些意外——宗越的老師趙浩公,竟然是趙友欽的後人,準確說是趙友欽的第二十九代子孫。也因此,《黃靖庭秘錄》作為趙家祖傳之物,得以流傳至今。

 趙浩公有後人在世,宗越當年又是怎麼從趙家得到這本宋版書冊,估計是另一個故事,盧燦沒問,宗越也沒主動說。

 將這本被宗越用心包裝過的書冊,遞還給對方後,盧燦笑道,“宗老,您既然對這件事感興趣,那……我會和福伯說一聲,臺北分館的事情再派人去,您專門負責眼目前的這件事吧。”

 “對了,你看看這些資料,興許對您有用。”盧燦又彎腰從旁邊的一堆資料中翻出一本文件夾,遞給宗越的同時,說道,“有關周學章教授在東洋去世的事情,我安排了陳曉帶人去調查。他還真的有所發現,整件事似乎與橫濱大同學校有些關聯,喏,這就是他查到的資料。”

 “橫濱大同學校?”宗越對東洋不熟,沒聽說過這個名字,疑惑地接過文件夾,打開。

 盧燦坐在他的面前,叉著雙手,笑著介紹,“大同學校建設於1898年,首倡者為中文先生,方啟超提名,取義‘天下大同’。在當時,這所學校以教授赴日留學生學習日文為主要課程,中文縣的張玉濤,額,也就是觀本和尚,曾經擔任過這所學校校長。這所學校現在還在,改名為中華公立小學堂。”

 宗越一邊翻看文件,一邊聽著盧燦的講述,同時也不忘問出他的疑問,“小學堂?”

 “現在是小學堂,當年可不是。”盧燦呵呵一笑,“當時能算得上最大的中國留學生日語專科學校。前往東洋的留學生,只有拿到這所學校的‘畢業證’,才會被東洋的大學所接收,所以又有著中國留學生預科學校的稱呼。”

 宗越此時也正在看相關介紹,忽地咦了一聲,“黑川真賴?”

 這份資料盧燦看過不止一遍,當然知道這位黑川真賴是誰,笑問道,“宗老認識這位黑川真賴?”

 黑川真賴是東洋漢學家岡千仞的弟子,頗有名氣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

 此人於1911年擔任大同學校教務長,1925年關東大地震後,大同學校重建,他擔任大同學校校長,一直到1931年的戰爭爆發才卸任。

 此人與大同學校的淵源還沒結束。

 1938年9月,黑川真賴出任友好聯誼協會副理事長,正是在他的建議下,“大同學校”、“華僑學校”,以寧波話授課的“中華學校”,三校合併,成立後來的“中華公立學堂”,他親自出任學堂的教育長,一直到後來,這中華公立學堂被轟炸摧毀。

 1946年,也是出於他的建議,這家學堂再度重建,只是他沒再擔任任何職務。

 如果只看履歷,這人絕對稱得上兩國民間與學界交流的傑出代表,妥妥的友華人士。

 真實情況呢?

 目前,連盧燦也不是很清楚,不過,他倒是從這份資料中發現諸多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