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679章 準備下刀

 去過東洋的人都知道,東洋的農產品,貴的離譜!

 什麼天價西瓜、天價草莓、天價哈密瓜,好像就沒有什麼不是天價的!

 是因為東洋農產品的品質好嗎?

 還真不是!以大米為例,東洋的大米價格是美國的六倍,是泰國的九倍,總不能說東洋的大米,比泰國大米的品質還要好吧!

 為什麼會出現農產品價格虛高的情況?

 這與東洋的一個有著百年曆史的組織——東洋農協,有著密切關係!

 1875年,也就是明治八年,明治革新,實行“地租改革”,地租由實物改為現金。

 這一改革措施出臺,東洋農業在歐美尤其是北美的廉價農產品的衝擊下,損失慘重——原本一畝地需要繳納五斗大米的稅收,因為東洋大米的品質不如北美大米而被壓低價格,農民不得不繳納賣出八斗大米換成現金交稅。這種情況下,很多自耕農都淪落成佃戶,更多的人則離開農村,到城市當了工人。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東洋學習德國,在農村積極推進建立協同組織(即合作社),也就是後來的“農協”。1898年即明治三十一年,東洋頒佈歷史上第一部關於合作社的法律——《產業組合法》,對合作組織予以扶持和鼓勵。農協,正式走上歷史舞臺!

 農協這一組織,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為東洋政府籌備戰略物資,提供了極大的支持,成為協助戰爭的工具。也因此,農協逐漸形成為東洋糧食流通的壟斷組織,形成了一個特殊的利益集團。

 東洋農協不僅在農業上把控全國農產品的流通,在政治上同樣影響力巨大。

 戰後,東洋選舉有個叫“票差格局”的制度,就是農協的手筆。

 他們靠選區劃分加重農村選票權重,農村一票最高頂城市五票。

 這就形成東洋農村所能影響的議會席位數,佔到國會的30%左右。

 這一格局形成之後,又迫使以後的東洋政府,不得不在農產品問題上,唯農協馬首是瞻。

 東洋國小地窄,可耕種面積很少,糧食的自給率一直只有四到五成,剩餘的都要靠進口。

 為了不讓進口糧食給本國農業帶來毀滅性衝擊,東洋政府專門成立糧食廳,堅持以高價收購農村糧食,再以補貼差價的方式,讓渠道商和銷售商出貨。

 山田嶼之提供的資料顯示,1984年,糧食廳給渠道商的補貼率為25%,銷售商的補貼率為35%。

 真真是大手筆!

 東洋本地的糧食,不能降價,農業又不能被沖垮,那……就讓外國糧漲價!

 以大米為例。1984年,東洋對大米進口的關稅高達778%,這樣,進口米在東洋也漲到了天價!

 最終就形成東洋農產品價格貴得驚人的局面。

 實在與農產品的品質無關!

 山田嶼之傳真過來的資料很詳細,資料中不僅有近幾個月的大阪、東京及名古屋三大期貨市場的農產品價格浮動,還有一部分是東洋對農產品價格的各種保護政策,以及東洋農產品期貨市場的一些規則。

 他應該是猜到什麼。

 將傳真紙簡單疊了疊,再看著黑漆漆的手指——烏漆嘛黑的傳真紙,即便他小心翼翼,依然沾了一手,搖頭苦笑,什麼時間才能出現大容量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