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497章 設文學獎

 桌上幾位,頓時來了精神,連查老和倪亦舒都豎起胳膊,聚精會神聽著盧燦介紹這兩家股票的上市計劃——這可是入手盧系資本旗下兩大企業首輪流通股的好機會呀!

 八十年代的香江,說人人炒股有點過分,但,股民佔比絕對是全球最高。

 盧燦很快意識到自己說漏嘴,不過,眼前這幾人算是香江的“筆桿子”,分一些預售股紅利給他們,能換來他們在報紙雜誌電視臺上為盧家吶喊叫好,也不是壞事。

 在他許諾將在預售計劃中增加在座七人以及蔡嵐的份額後,倪胖子等人終於繞過這一話題。

 討論中心,變成了當今香江文壇。

 “一個鼻屎大的地方,還分為幾派文人,真是荒謬!”倪胖子也喝高了,端著酒杯罵罵咧咧。

 他這句話,說的是香江文壇現狀,香江文人圈子分為三大派。

 靠近國內的“文聯幫”——遵從華南文聯的工作指示,以《文匯》《申報》和《大公》為基地,代表人物劉以鬯、曾敏之、陶然、黃維梁、吳羊璧、黃慶雲等人。

 另二大勢力為貼近北市的“南報系”,也就是以《中華日報》《工商日報》為基地的右派,代表人物有很多,不提,容易起爭議。

 雙方罵戰,幾乎從五十年代一直延續到現在,立場和觀點十分鮮明。

 還有一批站在二者中間,逮誰罵誰。

 媒體基地為《明報》《星島》,以及後來的《東方》《南洋》。

 今天坐在席上的幾位,都是個中代表。準確說,牟松庭和張夢還倆人偏左,蔡嵐倪胖子兄妹偏右,查老早期偏右現在偏左,黃不文不左不右。

 盧燦對香江文壇的亂象有所瞭解,但遠不如這些老文痞,今天聽他們談論,覺得非常新鮮。

 他醉醺醺地擺擺手,“我說你們這些文人,整天就知道瞎幾把胡鬧,怎麼不弄個作協,內部調節矛盾呢?整天在媒體上瞎吵吵,煩死了!再次,成立一個權威的文學獎項,也能吸引這些精力無處釋放的作家們努力創作,乾點正事。”

 他前面半句話,讓幾人眉頭微皺,後面兩個主意,卻讓幾人眼前一亮。

 此時的香江,還沒有作協!

 最早的香江作家協會,創立於1987年,因為部分文人覺得作協立場有問題,於是又在1988年成立香江文聯作家協會……

 沒有的時候一家都沒有,有的時候,接連成立兩家,又開始打擂臺。

 這就是香江文壇亂象最真實的反應。

 倪胖子忍住罵人的衝動,眼睛滴溜溜轉了一圈,探頭問查老,“這小子說的……不能說沒道理,要不……我們拉桿子成立一家作協?額,文學獎也是時候設立了……”

 查老更現實,揉著眉心苦笑,“哪有你說的那麼容易?且不說能不能服眾,單說文學獎,不可能只舉辦一屆吧,如果常年舉辦,基金從哪兒來?就靠我們幾個老傢伙的捐資?”

 牟松庭老而不死,朝朦朦朧朧的盧燦努努嘴,示意活財神在座位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