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413章 意外站臺

 夏朗德一句話嚇盧燦一跳,對方竟然去過香江時尚週現場?為什麼沒聽到消息?要知道,即便是過境,這種消息也不可能瞞得過媒體!畢竟是歐洲傳統強國的總統!

 見盧燦驚詫,夏朗德揚揚手解釋道,“那是1981年,我以社會黨黨魁的身份,走訪中國。回程時路過香江,正好遇到香江時尚週,我去體育館看了一次,對當時人山人海的狀況,印象深刻。”

 哦,原來是他當上總統之前去的,難怪沒聽說過。

 只是……1981年的香江時尚週,在今天的盧燦看來,實在沒什麼可看的,除了熱鬧,幾乎沒什麼特色。那麼問題來了——夏朗德為什麼要提這件事?

 盧燦一邊琢磨,一邊笑著擺擺手,“相比巴黎時裝週和巴黎珠寶展,還是差得很遠。”

 “我覺得,可以用各有特色來形容。”夏朗德對香江時尚週的評價卻不低,他半扭著腦袋,朝盧燦笑笑,“我很認同你說的巴黎珠寶展,它是獨一無二的,沒人能比得上。不過,巴黎時裝週……我還是有些不太滿意。”

 嗯?夏朗德想找自己談巴黎時裝週的事情?

 盧燦不動聲色,心底卻有些小激動。

 巴黎時裝週是“全球四大時尚週”之首,其歷史,據說可以延續到1910年的“紅磨坊裁縫聚會”。

 事情的起因是本世紀初,歐洲軍備競賽,幾個大國的國民,日子都不太好過。

 巴黎紅磨坊的一幫跳康康舞的姑娘們,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沒錢給自己更新服裝,可是,服裝又不能不換新的,否則更容易影響生意。

 於是,有聰明的姑娘,便攛掇大家一起置辦服裝,這樣也能便於和裁縫談價格。

 一共有43位姑娘需要定製舞服,這是一筆相當不錯的訂單。

 於是,接到邀請的十二位裁縫和服裝企業代表,齊聚紅磨坊,帶來他們認為最適合的服裝。姑娘們試穿這些服飾,在舞臺上走一圈,由臺下觀眾來評判哪一家的服裝更合體,掌聲最熱烈者獲得這筆訂單。

 這就是流傳的“紅磨坊舞服聚會”。

 故事還有後半段。

 其中一位服裝廠老闆,雖然沒能拿到訂單,但是,他感覺臺下觀眾的氣氛很熱烈,認為這種方式很有利於服飾的宣傳。於是便聯絡其他十一人,成立了“法國服裝設計製作聯合會”——法國時裝協會的鼻祖,打算將這種服裝展示模式延續下去。

 於是,又有了“紅磨坊裁縫聚會”的故事。

 這是不可考證的傳說,是巴黎時裝週興起之後,有人安利的歷史,真假如否,不知道。

 當前的巴黎時裝週,是始於1973年,每年的六月份舉行。

 八十年代還沒有分“春秋季”,更沒有分“男裝周、女裝周”。盧燦看過一次,感覺確實一般,展示的服裝更適合做電影道具而不是商業銷售。

 但是,如果共享時尚集團能拿下巴黎時裝週的舉辦權,盧燦完全有能力將其整合成世界最大、最有特色的國際時裝週。

 這是基於巴黎的國際地位所決定,香江很難取代!

 特別說明一點,此時已經有“全球四大時裝週”這一稱呼,但和後世不太一樣。

 紐約時裝週出現在1943年,商業氣氛最為濃厚;巴黎時裝週出現在1973年,行業對它的評價是“國際流行時尚風向標”,但八十年代還不怎麼明顯;米蘭時裝週是1979年開始,展現的都是意大利傳統時裝,最為保守,行業評價並不高。至於倫敦時裝週……還沒看見影子,真實歷史上,是今年開始正式舉辦。(不要拿度孃的內容跟我槓,那上面錯誤遍地!)因而,四大時裝週,最後一名,並不是倫敦,而是香江時尚週中的服裝環節,也就是現在的香江時裝週!當然,倫敦時裝週一定確定舉辦,未來可能要變成“五大國際時裝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