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384章 餡餅陷阱?

 “事實證明,你的眼光比我更精準。不過,我不認為自己的選擇有什麼錯誤!臺北金融市場的發展,證明我當初並沒有看錯。萊特里的選擇,原本就存在方向問題,他過於自信……”

 樂古道空中花園,坐在盧燦面前的這位褐色眼珠、棕色捲髮的中年人——安託萬·弗朗索瓦,揚了揚手臂,一如既往的自信。

 聽說盧燦要起行法國,他特意從臺北趕到香江,拜會盧燦。

 他來找自己,所為何事,盧燦心知肚明——百利達是法國最大的工業銀行集團,自己投資法國,勢必有大筆資金出入,這對於百利達銀行而言,絕對是一筆不錯的生意。如果能成為自己投資法國的資本擔保銀行,那就更好不過。因而,總部將其派遣到香江,拜會自己。

 其實,大華銀行在巴黎有分部,不過,規模不大,像這種大筆資金出入境以及投資擔保,還顯得力有未逮,也做不到出入境資金的損耗最小化。

 如果百利達能滿足自己的要求,盧燦無所謂哪一家做擔保銀行。

 這件事,他還沒提,盧燦也樂得裝糊塗。

 兩人正在聊的話題,是新鴻基銀行以及期權共同基金。

 去年,安託萬將百利達所擁有的的新鴻基股份以及期權基金股份,都轉讓給盧燦,集中資本開發臺北金融市場。

 這一做法,在香江金融界是有爭議的。

 有人認為他在股災到來之前脫手,是明智之舉,更何況,他的臺北金融市場開發的不錯。

 也有人認為他的這種行為,直接促成了盧燦對新鴻基銀行的全盤掌控,而後續發展也說明,他的脫手交易,讓盧燦在股災之後大賺一筆。

 包括布魯格,也認為安託萬的“臨陣逃脫”,助長了盧燦的“野心”。

 他向盧燦說這番話,在表明他一直看好的就是臺北金融市場,而不是香江市場。萊特里(馮金喜)的決策,一開始就不被他接受,離開香江是他的選擇,而非什麼外界傳言的走眼。

 一個驕傲的人,又怎會認錯?更何況,他的選擇,真心來講,並沒有錯。

 當初成立期權共同基金時,他就建議去投資開發臺北金融市場,而馮金喜在布魯格的支持下,建議要立足於香江金融。

 這一點,盧燦是親身經歷者,笑笑問道,“安託萬,我一直很好奇,你為什麼會得出,臺北的金融市場前景會比香江更好的結論?”

 香江有很多標籤什麼時尚之都、貿易之城等等,其中,“金融之城”影響最深遠。

 可事實上,在八十年代初,香江金融之都的位置並不穩固,譬如,臺北開放金融管制之後,一度有著“取代香江金融之城”的趨勢;此後的新加坡,也喊過類似的口號。

 安託萬就是忠實的“臺北更適合成為金融之都”擁護者。

 盧燦雖然看好臺北金融市場前景,但並不認為它能取代香江。

 因而,兩人在這一觀念上,並不一致。

 安託萬攤攤手,略帶驚訝地反問,“維文,香江的金融體系,建立在貿易流水的基礎上,事實上,它本身什麼也沒有,沒有工業沒有農業,服務業也沒有非常具有特色的方面。這種金融,是飄在空中,沒有根基的……你對此應該有很深入的研究才是呀?”

 盧燦笑而不答,示意他繼續。

 “臺北的金融體系,建立在相對較為完善的工業基礎上,這是兩者最顯著的差別;其次,臺北與東洋的歷史淵源很深,產品很容易進入東洋市場,不僅東洋,連美國也是如此。制約臺北經濟體系發展的唯一短板是資源,但是,別忘了,菲律賓距離臺北很近,正在快速成為臺北最大的資源供應地。所以……綜合來看,臺北的金融前景,要比香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