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瀾波濤短 作品

第311章 宋義的謀略

  而且此時劇情又進入了一個相當糟心的部分,那就是項羽被宋義壓制住的劇情。

  章邯在擊敗了項梁之後,就率領20萬秦軍匯合了王離的邊軍,總共20萬人,輕鬆的就擊退了趙國的部隊,然後將趙王等人圍困在了鉅鹿城裡面。

  而楚懷王派遣宋義和項羽共同率領5萬楚軍去支援,其中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軍,范增為末將軍。

  但問題是宋義率領軍隊抵達了安陽之後就不再行動了,根本不繼續去救援趙國,而是坐視圍困鉅鹿城,足足等待了46天的時間。

  這讓項羽心急如焚,因為章邯殺了他的叔父項梁,所以項羽是極為迫切的想要殺了章邯報仇的。但宋義偏偏壓制住軍隊,就是不讓項羽進攻。

  這段劇情大概有三章左右,全部都是項羽如何心急如焚的想要渡河救援,但宋義又有各種理由來拒絕項羽。

  反正這段劇情看的讀者們非常的糟心,同時又非常的絕望,因為有不少讀者甚至是非常支持宋義的。

  宋義也對項羽詳細的解釋過為什麼不去進攻的意圖。

  宋義表示,章邯只用了20萬人就徹底擊潰了您的叔父項梁,這證明章邯這個人非常善於用兵。

  而另一邊前來支援章邯的是王離的長城軍團,這支軍團是一直駐防在長城地區的,原本是用來抵抗匈奴的部隊,他們本身就是整個秦朝最為精銳的力量,王離還是王翦的孫子,是秦國的將門世家,能力不會比章邯差多少。

  這兩個人都是人中龍鳳,他們的20萬大軍相加,便是40萬大軍,如此龐大的軍隊聚集在一起,如同泰山壓頂一般的令人心驚膽戰,這樣的軍隊,絕不是能夠正面對付的。

  而另一邊,雖然各國諸侯都派領軍隊前來支援趙國,其中楚國5萬,齊國10萬,魏國和韓國加在一起也就只有3萬,燕國也僅僅只派出了2萬人而已,哪怕再加上趙國的5萬軍隊,整個聯軍雖然號稱也有40萬大軍,但其實僅僅只有25萬人而已。

  而且這25萬人心不齊,每個人都在思考著自己的利益,所有前來救援的軍隊哪怕距離鉅鹿城只有區區不到30裡而已,但全都裹足不前,根本不敢和秦軍的正面交鋒,遠遠的待在山頂上,一旦秦軍來襲擊他們就立刻逃走,指望這樣的軍隊聯合在一起擊敗秦國,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