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吃肉 作品

386. 明白 這二位成事或許不足,但敗事,絕對有餘。……


    見到祝纓, 皇帝的心情還不錯,聲音明顯帶著些輕鬆。

    他甚至不等祝纓先開口,就問祝纓有什麼事。

    祝纓恭敬地說:“臣無能。”

    皇帝驚訝地道:“發生什麼事了嗎?為何突然這麼說?你若無能, 還有誰是能幹的呢?”

    祝纓道:“臣竟不能使府庫充盈。”

    皇帝認真了一些,問道:“是因為北地免賦, 還是有災情?戰事平息,花費會變少,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莫急, 我不催你。”

    祝纓輕輕地搖頭, 道:“臣算了一筆賬,陛下請看。”

    自從接掌戶部,祝纓就開始盤賬, 前陣子才盤明白,然後是做預算。之前她只是管一個地方的事務, 整個天下的情況她並不很清楚。近來與各地刺史打了些交道之後, 發現情況比預想的還要差一點。

    首先是氣候沒有先帝時好, 然後是花錢的地方比先帝時還要多了。憑心而論,皇帝的家庭比先帝后期規模小多了, 這一筆日常花銷少了些。但是用兵、災情減賦之類花得更多了。此外, 接下來皇帝還有幾個兒女都要開府、成家,這花費是另算的。

    各地刺史, 對朝廷還算忠心,糧也是繳的,數目也勉強合得上。

    皇帝道:“這不是還可以嗎?且過幾年節儉的日子,過一陣子就好了。”

    祝纓道:“這只是表面。”

    底下的情況是,兼併已經在發生了。兼併是頑疾,權貴即使不以非法的手段, 普通百姓遇到一次天災,又或者家裡頂樑柱生病死了,很可能就要破產,典當土地。立國至今近百年了,這個兼併,已經比較嚴重的。

    鹽州的流民事件,就是一個信號。

    情況只會越來越惡化。

    當然,朝廷還是能勉強維繫下去的,京城還是歌舞昇平。但也不能等到不能維繫的時候再想辦法,到那個時候就晚了。

    皇帝到底讀了些史書,認真地問:“卿的意思是?”

    祝纓道:“都知道要抑兼併,只是不能急於求成。第一請皇帝堅定心志,第二要摸清各地的情況,第三要換上能幹的親民官,要會甄別。然後才能動手。否則就是朝中這個樣子了。”

    皇帝鬆了口氣,道:“有道理。依卿之見,哪些人可以用呢?”

    祝纓道:“臣年輕,資歷尚淺,所知不多。請陛下暗中觀察,徐徐圖之。”

    皇帝聽進去了,道:“不錯,整日火急火燎,顯其威權的,不像話!”

    祝纓與皇帝談了一小會兒,她沒有指望皇帝多麼的英明、能夠有一個可行的方案。

    在王雲鶴去世前的一段時間,皇帝就對“王雲鶴主導的新法”興趣不大了,王雲鶴去世之後,他更是不提這件事了。沒有一個領頭的人主持這件事,整個朝廷層面,幾乎停頓了。

    得在鄭熹起復之前,往皇帝的腦子裡塞點東西。否則,這個皇帝不夠鄭熹玩兒的。

    與皇帝說這許多,是告訴皇帝,戶部沒什麼錢了。冼敬等人雖然不討喜,但是抑兼併沒有錯,得讓皇帝認識到這一點。

    同時也要告訴皇帝,這事兒急不得。祝纓自己面對整個國家的事務,也沒了當初在梧州時的把握。國家太大,情況也很複雜。富裕地方與窮鄉僻壤的差別令人不敢想象。最富裕的幾個州承擔了“天下財賦之半”竟是寫實而非誇張。不同的民情,決定了不同的地方必須有彈性。

    得摸個底,慢慢來。

    最後,皇帝問祝纓有什麼辦法,祝纓道:“徐徐圖之,戶部正漸次核實各地田畝、人口數。”

    皇帝道:“哦,那你去辦吧。”

    “是。”

    這件事祝纓已經在暗中著手了,對皇帝說,是以防萬一。如果戶部與地方上起了衝突,皇帝這兒知道了,祝纓也好有個解釋。

    她自己就在地方上幹過,深知報到戶部的數目會有什麼樣的水份。一個州的,她能估計得出來,幾個州的,也能勉強。全國的水份加起來,她是真估不出來。得暗中派人查。

    她將全國州縣分作幾類,將這些地方官也分作幾類。有些地方官可以信任、水份少,比如顧同這樣的“親信”。又或者盧宇這樣算是依附自己的人,還指望她幫忙平事,對她也會講些實話。另有一些平庸之輩,萬事不上心的,就沿用前輩的數字,掌控力就變差。另有一些“能人”,出於種種目的,對朝廷有所欺瞞。最後是什麼本事也沒有,把局面搞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