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鳥村 作品

第六百九十二章 表弟

  可以想見,在八十年代以前,主要是六七十年代,全國到處都是土路、泥路的情況下,馬玉林的步法追蹤,幾乎可以在各類案件中應用起來。

  相比之下,現在的足跡鑑定的理論基礎打的更結實了,應用的範圍也更廣泛了,可要說好用,可能還真的不及當年。

  “江隊準備從哪開始?”陳國寧沒有跟江遠討論技術細節,他私下裡已經看過江遠的多個足跡鑑定的案例了,對江遠能做到什麼程度······他其實也不是很確定。

  許多案件在陳國寧看來,已經不能繼續用足跡鑑定來推進的時候,江遠依舊能做出匪夷所思的判斷,偏偏事後總能證明江遠的判斷是正確的。

  今天的案子其實也有這個味,正如江遠所言,如果有多組足跡的話,陳國寧也可以判斷的更細緻一些,但就只有單獨的一個足跡,那就沒有步幅步態了,判斷起來的難度大增。

  反正,陳國寧已經做到自己的極限了,連環兇殺積案,不用提醒,他也是十二分的力氣都用起來了。再要細化什麼的,他也實在是力有不逮。

  “先看看。”江遠笑笑,就先看著照片比對起來。

  一張一兩分鐘的時間,十幾張照片看過,江遠道:“照片的原片有吧,放到電腦上看看。”

  “我讓傳到後臺。”正坐的發悶的劉晟立即起身打電話。

  江遠則是打開掛牆的一臺55寸顯示器,等後臺的照片傳上來,再開原圖細細閱讀。

  挑著看了兩三張,江遠就停了下來,道:“可以著重調查一下這位。”

  “楊萬駿?”劉晟先是看了照片的編號,再對應了嫌疑人,道:“這是受害人劉治武的表弟,他母親的弟弟的兒子,算是近親了······唔,身高體重都符合,我們著重調查一下。”

  劉晟基本是一頭霧水的。這個案子進入到目前的階段,所有的信息都是新的,劉晟此前也都沒有接觸過。

  而像是這種近親間的犯罪,犯罪動機往往更加重要,也更加難以取得。

  劉晟先是打了電話,讓手下人調查起來,回過頭來,再道:“江隊,這個足跡是認定同一了嗎?一個人的?還是僅僅是嫌疑。”

  江遠想了一下,道:“八成是一個人的,現場的足跡條件就是這樣了。主要能看到的就是足跡的反應壓力,還有壓力面的寬窄,傾斜度,從這幾個方向來判斷的話,與這個楊萬駿的比較相符。”

  劉晟忙解釋道:“我是覺得劉治武是做裝修公司的項目經理的,得罪過的人應該不少的,而他工作方面的關係人,我們還沒有完全整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