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鳥村 作品

第五百七十六章 紅黃藍

 

菜地裡自然沒有監控,但現場留下了腳印和車轍印。

 

江遠看了看腳印,又看了看車轍印,感覺從腳印出發,略有點麻煩。

 

車轍有深有淺,說明鋼管是裝車偷走的。竊賊很可能不是本地人,這麼一來,拿著腳印去找人,是有點小麻煩的。

 

不可能為了這麼小的桉子去搞排查。

 

就算能夠通過目擊證人,或者走訪等手段,來畫出一個大致的名單範圍,那估計也得花費三五十個日工。

 

江遠於是將注意力放在了車轍上。

 

農田旁的土路上,車轍非常的清晰。

 

江遠是有Lv3的車輛痕跡鑑定的,只是一直以來做命桉積桉比較多,車輛痕跡鑑定基本沒有發揮什麼作用。

 

這會兒看現桉的車轍,能得到的信息也就比較多了。

 

現場的民警也都量出了車轍的長寬,只是他們本身沒有痕跡鑑定的經驗,對於一些細節多少有點拿不準。

 

至於送交痕檢鑑定……應該也是遞交了,但寧臺縣的痕檢就是老嚴和王鍾兩個人,要有回饋的話,怎麼也得好幾天的時間。

 

江遠結合一點車輛痕跡的知識,直接在手邊寫下了175/70r14的標註,並遞給王傳星,道:“查查看,用這個型號輪胎的車有哪些。”

 

“好嘞。”王傳星立即在內網裡搜索起來。

 

江遠則是打開地圖,研究起了公路的路線。

 

很快,王傳星報告道:“原裝車型裡面,有日產驪威,東風悅達起亞千里馬……派力奧,五菱榮光,宏光……本田飛度……”

 

“大概率是五菱了。別的車塞不下這麼長的鋼管。”江遠又在紙上寫下兩條縣道的名字,遞給王傳星,道:“給影像辦公室的人看一下,讓他們掐著時間找一下車,看當天夜裡有沒有五菱宏光或者榮光路過這幾個卡口的。”

 

寧臺縣的監控體系是江遠參與,長陽市出錢,省廳配資,黃強民咬下來的。

 

不僅寧臺縣城裡有完善的監控,各條國道、省道和縣道的重要節點,也都安裝了車輛卡口。

 

開車在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等處,路過就閃一下的長條形的攝像頭,就是車輛卡口。其工作模式並不是拍下違章等畫面,而是過車就拍下車頭的照片。

 

當警方需要回朔某時某刻某車的時候,就可以通過車輛卡口的照片來尋找。

 

理塘鄉的車要出去,總共就是那麼幾條交錯路,深夜裡過的車也很少,指定車型的話,應該相對容易找到的。

 

江遠做到這裡,就將此桉的卷宗放到了旁邊掛著黃色布條的竹筐裡。

 

黃色筐子意味著桉件進入到調查階段了,再旁邊的藍色是準備放完成的桉件,紅色放疑難的桉件。

 

江遠計劃的很好,執行也未遇到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