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寞的花生 作品

第136章 開放貿易和掠奪海外

    “不然。”秦宇說道,“商人對國家的意義很大。”

    “有何意義?”朱元章像是個好學的學生,虛心向秦宇請教起來。

    “簡單的舉個例子吧。”秦宇說道,“假如北方大面積種植西瓜,因為種的人太多了,導致幾萬斤西瓜爛在地裡也沒人買。於是,那一批的西瓜價值就等於零。甚至是負數,因為爛掉的西瓜還不好處理。”

    “就在這時候,商人出現了。”

    “商人把西瓜轉運到炎熱的南方,假如一斤西瓜賣一兩銀子,我是說假如價格細節不必跟我槓,幾萬斤西瓜就能賣幾萬兩銀子。”

    “這時候,商人的價值就完全體現出來了,經過他們的商業活動,就把原來一文不值的東西,轉化成了幾萬兩銀子的社會價值。”

    “有道理!”朱元章聽了連連點頭。

    “不錯。”馬皇后說道。

    秦宇舉的這個例子,淺顯易懂,只要不是二傻子,都能聽得懂。

    朱元章聽了心中暗自詫異:這麼淺顯的道理,應該有人能想出來呀。可為什麼歷朝歷代的人就是不懂呢?就連聖人都不懂,真是奇怪也哉。

    古時候沒有任何人重視過商業,到了清朝,還有皇帝閉關鎖國。

    “秦先生說的這個道理如此淺顯,然而歷代帝王都沒有看到商人的重要性,難道難道古代的帝王都很愚蠢?聖明如唐太宗,漢武帝都是如此?”朱元章還是沒有忍住,問道。

    “這個問題……我倒是沒有想過。”秦宇思考了片刻,道,“大概是因為……”

    “原來是這樣。”朱元章聽了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馬皇后道。

    “簡單的說,商賈在社會上,起到的是資源調配的作用,能讓社會資源利用最大化,價值最大化。”秦宇道,“商業行為能讓社會生產出來的東西,全部物盡其用,如果生產出來的東西,不能合理利用,生產了等於沒有生產,反而浪費了社會資源。”

    “比如某地生產的糧食太多,不能轉運到其他地方利用,放在穀倉裡爛掉,就等於土地沒有產出那麼多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