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山夢 作品

第一百八十一章 兵備

    南方江面上江徒搶奪過往客船數量有所增加,本月從上游來船中,停靠安慶的就有兩艘,本官已命令水營陳把總加強巡查。”

    說到水營時,龐雨自己都覺得沒有信心,水營的船跟漕糧走了大半,剩下也在跑江南生意,最近在安慶的只有五艘小船,就在碼頭附近裝裝樣子。

    龐雨眨眨眼睛,把陳把總的形象趕走,回到桌邊放下了“總體看來,流寇主要在陝西活動,安慶周邊局勢較為平穩,這給了我們練兵的時間,各位應繼續督促所部嚴格訓練,而不要因為沒有威脅而放鬆,因為以流寇的速度,等他們來到跟前時,是沒有多少預備時間的。”

    “下面說軍隊的武備改進,各位試過守備府中留存的幾種鎧甲,魚鱗甲的防禦力最強,但目前安慶能製造的鱗甲,重量在五十斤左右,因甲葉邊緣摩擦,還需在內身穿較厚的棉質貼衣,整體裝具透氣性和舒適度極差,根據親兵隊的測試,在六七月天氣下,沒有士兵能支撐半刻鐘,體力完耗盡,將極度影響作戰。

    如果裝備此種鎧甲,夏季將無法使用,所以魚鱗甲只會用於特定營伍。

    結合安慶地區氣候情況,軍士將裝備鎖子甲,秋冬季在內部增加綿甲,增加防禦並保暖。”

    和龐雨認知差別比較大的,是合格綿甲的防禦力,應付劈砍攻擊時非常有效,處理過的皮甲也頗有防禦力,即便是斧頭鋒刃也不是每次都能破開。

    除了鱗甲之外,其他幾種鎧甲都難以應付刺殺類攻擊,而鱗甲也無法有效防禦重型擊打類武器。

    龐雨看了一圈,各個軍官都沒有異議,等了片刻之後道,“親兵隊召集弓手、長矛手、刀盾手,用桐城繳獲的流寇武器,對四種不同重量鎖子甲進行了測試,根據重量、成本、防禦力、製造週期四項考慮,本官選擇二十三斤單層鎖子甲。”

    龐雨說完沒有停頓,他特意用的很明確的口吻,以免有人發問。

    四種鎖子甲中,防禦力最好的是部分雙層的三十五斤鎖子甲,但造價和週期都更長,從裝備的性價比考慮,二十三斤的最高,但面對這群直接使用者的時候,這話卻不便說。

    “該型鎖子甲能有效防禦劈砍類武器,流寇的武器中,對鎖子甲威脅最大的是長矛、線槍等刺擊類武器,其次是狼牙棒、重斧、大錘等擊打類武器,最後一種,二十步以內的重箭直射,箭頭可能撐開鎖釦,也可能直接切斷鎖環,但只有少數弓手能做到,十步之內訓練有素的弓手大多能做到。”

    龐雨說著招招手,右側的龐丁從桌下拿出兩副鎖子甲和一副棉甲,放到桌面給各位軍官參看,姚動山抓過一副鎖子甲便往身上套,其他人只得圍著研究另外兩副,棉甲是採購比較順利的,因為安慶衛每年要向兵部上交棉甲,而這項工作早已是社會化採購,都是安慶的民間作坊在做,龐雨基本按兵部規格訂購,七斤棉花反覆捶打製成,加上布料之後不足十斤。

    這樣士兵的鎧甲負重約為三十斤,加上兵器、頭盔、水壺、隨身乾糧之類,冬季總負重不會超過五十斤,部隊還能保持足夠的機動能力。

    等到眾人回到座位,龐雨繼續道,“有鎧甲不是刀槍不入,世上也沒有那麼好的事,給士兵提供鎧甲不是隻為他們保命,而是讓他們更好的殺敵。

    下面就說武器改進,本官在桐城時,觀察城下流寇兵馬,其擅長騎馬流動,武器多為輕便易攜的形制,最多的是腰刀、長刀,東牆下繳獲的騎兵線槍僅為九尺長,經審問俘虜得知,邊軍所用線槍一丈二尺至一丈四尺,流寇馬兵大多將其截短,以便於攜行。

    同樣的,流寇步兵所用長矛,官造制式為一丈五尺至一丈七尺,流寇只留下一丈左右,最短的六尺,最長不過一丈二尺。

    總體來看,其武器對有甲目標傷害不高。

    流寇自身極度看重速度,連其中的掌盤子也未曾裝備鎧甲,其防禦力同樣低下,但流寇馬兵騎弓數量眾多。

    所以我安慶守備營的裝備,應對流寇的特點,長矛為一丈,刀盾兵所用藤牌增大至三尺五寸,腰刀形制不變,平日操練的紀效八式需要略作修改。”

    龐雨唸完後看著對面的軍官,“各位在營中每日與武器為伴,在此項改進上應該比本官更懂,有想法的都說出來,沒有想好的,現在也可以單獨討論。”

    軍官們互相低聲交談著,王增祿清了一下嗓子,正準備開口之時,旁邊的姚動山站起道,“請求發言!”

    “姚百總可以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