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 作品

第七百四十一章 回京事更多(加更)

大明早期,防備重點都在西北,根本就沒有把東北放在眼裡,覺得那是一群蝦兵蟹將,上不了檯面的小人物,遼東只是安排巡撫、提督一類的官職,沒有下轄幾個區域的總督官職。

一直到嘉靖年間,遼東部族開始崛起,並因嘉靖二十九年韃靼從薊州一線入關口殺到京城,釀成「庚戌之變」,從此以後,遼東才開始設立總督。

朱浩熟知歷史,自然知道大明未來的防禦重點和難點在哪裡,即便距離歷史上明朝亡國還有一百多年,朱浩估計自

己是活不到那時候,但作為一個對時代有責任心的人,他必須要查漏補缺。

薊遼設置總督之事,看起來必須要儘快提到議事日程上。

「....朱先生,最近朝廷最大的問題,還是缺錢糧和軍械,不過好在現在宣大局勢平穩下來,看起來韃靼人不太可能會在寒冬臘月的出兵大明,可以緩到來年開春了。」

張佐言語間帶著幾分慶幸。這倒也沒說錯。

對於草原部族來說,他們作戰的最大屏障,就是馬匹,可謂是馬背上的民族,正因為他們對弓馬騎射的擅長,非大明騎兵可比,以至於在平原作戰中屢屢獲勝。

但若是到了冬天,就算看起來天氣不錯,進到大明關口,突然下場雪來個冰天雪地,那騎兵的優勢便蕩然無存,很可能韃靼人會因為撤退不及時,被大明軍隊合圍.....大明兵士別的不行,就是人多,我們單打獨鬥或是兩個打一個,可能會輸,但我們不會十個圍毆一個?到時你們跑都跑不了,那就等死吧!

明朝跟韃靼人的戰爭,基本恪守了韃靼人秋高馬肥時節入侵,入冬前各自鳴金收兵的規律。

現在到了傳統意義上冬天罷兵的時節,又到西北查漏補缺的時候,但若是當年西北遭遇韃靼人襲擾,那西北軍民的日子就很不好過,一切就在於糧食物資嚴重不足。

朱浩道:「西北屯田,已荒棄大半,糧食多依靠於朝廷從各處調撥,費時費力。糧開中法的重新推行,其實很有必要。」

張佐為難道:「此等事,怕是不容易吧?楊閣老在朝,但凡是陛下主張的事,無論對錯,都會使絆子。」

「嗯。」朱浩點頭。

楊廷和現在的任務,就是維持弘治時的狀態,做到守成,不允許皇帝做一些改變,以影響大明國運。

但其實糧開中法,也是在弘治年間才進行更變的,這才不過二三十年時間,西北屯田就荒廢成了這般模樣,其實現在正是撥亂反正的好時機,但歷史上卻沒人在這時候挺身而出.....

或許朝中人也覺得,把西北的經濟命脈掌握在京城中樞比較好,而不要讓地方上放任自流。

大明開國以來,西北軍政主要體現在錢糧調度方面,對糧開中之法的改變,在朱浩看來更多是一種「因噎廢食」。

「朱先生,其實陛下最關心的是朝廷的用人問題。「

張佐說著,把幾份有關吏部的上報題本放到了朱浩面前,這也是朱四催朱浩回京的主要原因,但其實朱浩很清楚這不過是朱四的說辭而已,其實就是想讓他早點回來,幫助處理朝政,不要在路上過多耽擱。